偶为西湖万山出,三省兴中歌四勿。
中庸公子惠新诗,句里韩筋犹柳骨。
文章感慨须和平,能泣鬼神风雨惊。
和声似鸣国家盛,送东野序序文鸣。
西野文鸣东野法,积中和顺英华发。
我诗不作郊岛寒,曾诛莓苔随意踏。
谁道杨花本无才,天展湖山图画开。
何须更问逋之觅,夜深明月半窗梅。
偶为西湖万山出,三省兴中歌四勿。
中庸公子惠新诗,句里韩筋犹柳骨。
文章感慨须和平,能泣鬼神风雨惊。
和声似鸣国家盛,送东野序序文鸣。
西野文鸣东野法,积中和顺英华发。
我诗不作郊岛寒,曾诛莓苔随意踏。
谁道杨花本无才,天展湖山图画开。
何须更问逋之觅,夜深明月半窗梅。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许浚的作品,名为《次韵胡温升玉甫西野》。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叹自然景观与赞美诗人风格的诗句。
"偶为西湖万山出,三省兴中歌四勿。"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西湖之畔,面对万壑叠嶂之景时的感慨之情,似乎触发了内心深处的沉思与激动,这种激情如同古代音乐中的“四勿”,充满力量而又节制。
"中庸公子惠新诗,句里韩筋犹柳骨。" 这两句是对胡温升玉甫诗风的赞誉,其中“中庸”可能指的是中和之美,“公子”则是对诗人的一种尊称。“韩筋柳骨”则是用来形容诗人的文笔雄健有力,如同古代名将韩信的勇猛,又具有柳永的柔婉,这是极高的评价。
"文章感慨须和平,能泣鬼神风雨惊。"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文学的力量,不仅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切共鸣,而且还能触动神灵,令人在风雨交加中感到震撼。
"和声似鸣国家盛,送东野序序文鸣。"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声音如同鸿鹄之鸣,象征着国家的昌盛,同时也预示着诗人对未来美好的祝愿。
"西野文鸣东野法,积中和顺英华发。" 这两句则是对胡温升玉甫在文学上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文学作品既有西方野外的清新自然,又有东方野外的法度严谨,其文学才华得以蓬勃发展。
"我诗不作郊岛寒,曾诛莓苔随意踏。"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创作态度进行了表述,强调自己并不追求形式上的修饰和雕琢,而是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像走在莓苔之上那样自由自在。
"谁道杨花本无才,天展湖山图画开。" 这两句是对诗人的才能给予肯定,即使像杨花一般细小的东西也蕴含着非凡的才华,而这份才华如同天然展现的湖光山色,是无法掩盖的。
"何须更问逋之觅,夜深明月半窗梅。"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不必过分追寻,不需要像古代隐逸般地躲藏,因为在深夜的清冷月光下,即使是窗前的一枝梅花,也能展现出超凡脱俗的风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赞美胡温升玉甫之诗,展示了北宋时期文人对自然与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绿结阴浓,渐南风初到、旧家庭院。
细麦落花,圆荷浮叶,翠径受风新燕。
乍晴还雨香罗怯,惜柳絮、已将春远。
最好处,清和气暖,喜拈轻扇。
好对层轩邃馆。
供极目晴云,晓江横练。
煮酒试尝,梅子团青,草草也休辞劝。
待等闲暇寻胜去,又闲事、有时萦绊。
且趁取良辰,醉后莫管。
记华堂。
对宝台绛蜡,红艳成行。
嚲乌云髻映,浅浅宫妆。
江梅媚,生嫩脸,莹素质、自有清香。
歌喉稳,按镂版缓拍,娇倚银床。
天外行云驻,轻尘暗落雕梁。
似晓莺历历,琼韵锵锵。
别来久,春将老,但梦里、也思量。
仗何人,细说与,为伊潘鬓成霜。
细柳排空,高榆拥岸,乍觉楚天秋意。
凉随夜雨,望极长淮,孤馆漫成留滞。
天净无云,浪痕清影,窗户闲临烟水。
叹驱驰尘事,殊喜萧散,暂来闲适。
常念想、圣主垂衣,临朝北顾,泛遣聊宽忧寄。
輶轩载揽,虎节严持,谈笑挂帆千里。
凭仗皇威,滥陪枢筦,一语折冲遐裔。
待归来,瞻对龙颜,须知有喜。
孤山不复访林逋,杖策东风踏碧芜。
九里苍云经晓径,四围碧玉照清湖。
十年不见春光好,胡人马齧长安草。
长安草尽人已空,宫馆园林迹如扫。
东都西洛暗兵尘,昼引狐狸上黄道。
长淮水浅吴山低,戍边时巡无已时。
无已时,萋萋草绿胡马肥。
濠城短小不蔽眼,况复琐屑游芳菲。
何当仗剑从神武,晴春甲马争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