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原淡远,底事杂游尘。
爱此清秋夜,来寻放鹤人。
亭空寒更迥,水静月相亲。
更与梅花约,提壶及小春。
湖山原淡远,底事杂游尘。
爱此清秋夜,来寻放鹤人。
亭空寒更迥,水静月相亲。
更与梅花约,提壶及小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探访放鹤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雅致的氛围。首句“湖山原淡远”以淡远之笔勾勒出湖光山色的辽阔与悠远,为全诗奠定了清幽的基调。接着,“底事杂游尘”一句转折,似乎在询问为何会有世俗的尘嚣侵扰这宁静之地,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些许不满和向往。
“爱此清秋夜,来寻放鹤人”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在清冷的秋夜寻找放鹤之人,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接下来,“亭空寒更迥,水静月相亲”描绘了一幅寒风中亭台空旷、水面平静、月影相伴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和谐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的融合。
最后,“更与梅花约,提壶及小春”则以梅花作为下一次相约的约定,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珍惜,同时也预示着新的生机与希望即将到来。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理想境界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去年种竹长新篁,今岁穿渠过野塘。
自喜轩窗无俗韵,亦知草木有真香。
林间急雨生秋思,水面微风度晚凉。
却厌端居苦无事,凭栏闲理钓丝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