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今如昔,登高似旧不。
西林望孤屿,景榭剩荒邱。
风激空山籁,烟凌古树秋。
相携过松步,野菊镜中幽。
佳节今如昔,登高似旧不。
西林望孤屿,景榭剩荒邱。
风激空山籁,烟凌古树秋。
相携过松步,野菊镜中幽。
这首诗《登高有感》由清代诗人安念祖所作,通过描绘登高时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佳节今如昔,登高似旧不”,开篇即点明主题,佳节虽复,但登高之人是否依旧,引人深思。这里的“佳节”不仅指特定的节日,也暗含了人生中的重要时刻,而“登高”则象征着人生的攀登与追求。
颔联“西林望孤屿,景榭剩荒邱”,诗人站在高处,远眺西林,只见孤屿独立,四周景榭已成荒丘,形象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迁,同时也寓意着人事的沧桑。
颈联“风激空山籁,烟凌古树秋”,风吹过空旷的山间,带来了悠长的回声,烟雾在古老的树木间弥漫,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萧瑟的秋日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万物更迭的感慨。
尾联“相携过松步,野菊镜中幽”,诗人与友人相伴走过松林小径,野菊在镜水中显得格外幽静,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美的珍惜之情。
整首诗以登高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自然、时间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罢鸟厌离枝,罢客厌离乡。
听君行泣复坐诉,令我断绝少年肠。
始从张侯号博望,寻源凿空竟西方。
问君何所历,身毒安息大月支。
问君何所见,深目高鼻卷眉髭。
其人何所宝,葡萄汗血香都夷。
其俗何所尚,嗜利轻杀易汉儿。
结营勃律河,士卒樵汲供炊麋。
斧冰十指半堕落,又有猛兽搏食之。
经行十三载,皮肉消尽馀音声。
音声固未改,舌强亦难明。
忽睹嵬峨之宫阙,不敢遽谓长安城。
不知张侯见天子何所言,独封大邑金帛蕃,甲第亦轩轩。
馀者公车门,十上不得论。
最后稍为郎,给钱十万令还乡。
庐井渐非故,急欲问爷娘。
行逢耆旧为相指,双冢累累置道旁。
新妇逐他人,他人生儿已扶床。
对讫始大悲,耆旧内相疑。
别时朱颜复鬒鬓,今来其人鬼邪非。
又闻甘泉宫,召按西边事。
乡导不乏兴,应须故时吏。
家乡空荡尽,枯骨终远弃。
吁嗟哉,丈夫功成差足乐,不如贫贱佣力作。
《东武吟》【明·王世贞】罢鸟厌离枝,罢客厌离乡。听君行泣复坐诉,令我断绝少年肠。始从张侯号博望,寻源凿空竟西方。问君何所历,身毒安息大月支。问君何所见,深目高鼻卷眉髭。其人何所宝,葡萄汗血香都夷。其俗何所尚,嗜利轻杀易汉儿。结营勃律河,士卒樵汲供炊麋。斧冰十指半堕落,又有猛兽搏食之。经行十三载,皮肉消尽馀音声。音声固未改,舌强亦难明。忽睹嵬峨之宫阙,不敢遽谓长安城。不知张侯见天子何所言,独封大邑金帛蕃,甲第亦轩轩。馀者公车门,十上不得论。最后稍为郎,给钱十万令还乡。庐井渐非故,急欲问爷娘。行逢耆旧为相指,双冢累累置道旁。新妇逐他人,他人生儿已扶床。对讫始大悲,耆旧内相疑。别时朱颜复鬒鬓,今来其人鬼邪非。又闻甘泉宫,召按西边事。乡导不乏兴,应须故时吏。家乡空荡尽,枯骨终远弃。吁嗟哉,丈夫功成差足乐,不如贫贱佣力作。
https://shici.929r.com/shici/m8C8yQYQ6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