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宁寿寺劭农登慈氏阁和李诚之柱间韵》
《宁寿寺劭农登慈氏阁和李诚之柱间韵》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持酒殷勤问尔农,忧时同此愿年丰。

仓箱欲致崇墉积,耒耜宜加旷土功。

水北有田均夜雨,岭南无地不春风。

吾皇德化形扶杖,亲见儿嬉七十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íng寿shòushàonóngdēngshìchéngzhīzhùjiānyùn
sòng / céngbǎi

chíjiǔyīnqínwèněrnóngyōushítóngyuánniánfēng

xiāngzhìchóngyōnglěijiākuànggōng

shuǐběiyǒutiánjūnlǐngnánchūnfēng

huánghuàxíngzhàngqīnjiànérshíwēng

注释
持酒:端着酒。
殷勤:热情地。
尔:你。
农:农夫。
忧时:忧虑时局。
愿:希望。
年丰:丰收。
仓箱:仓库。
崇墉积:堆满粮食。
耒耜:农具。
旷土功:加倍努力耕作。
水北:北方的田地。
均:都。
夜雨:夜里下雨。
春风:春风。
吾皇:我们的君王。
德化:仁德教化。
形扶杖:亲自扶杖。
儿嬉:孩子们嬉戏。
七十翁:七十岁的老人。
翻译
我热情地端着酒询问你农事如何,同样忧虑时局,只愿年年丰收。
希望仓库能堆满粮食,农田上要加倍努力耕作。
北方的田地夜里都能得到雨水滋润,岭南之地无处不沐浴春风。
我们的君王仁德如春风,亲自扶杖,看到孩子们在七十岁的老人身边嬉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景象,诗人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丰收和农业劳动者的关心。首句“持酒殷勤问尔农”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切,用酒作为媒介,殷勤地询问农人的近况,显示出诗人与农民之间的情感联系。

接着,“忧时同此愿年丰”透露出诗人对于时代的担忧和对丰收的美好祝愿。这种情怀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关怀,更反映了整个社会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和平岁月的向往。

“仓箱欲致崇墉积,耒耜宜加旷土功”则具体描绘了农事的繁忙与期盼。仓箱充满,象征着丰收的希望;耒耜(一种古代的农具)加力于旷土之中,是对土地进行深度开垦,期待着更高的产出。

“水北有田均夜雨,岭南无地不春风”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农业活动的和谐共存。水北田地在连夜降雨中得到滋润,而岭南则是春风遍布,无处不是适合农作的地方。

最后,“吾皇德化形扶杖,亲见儿嬉七十翁”则表达了对君主恩泽的颂扬。诗人通过描写老人得以享受天伦之乐,感受到君主德政的深远影响,从而赞美君主的德行。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技艺,更反映出了一种对自然、农业和社会和谐的理想状态。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寄武林朱九疑

湖上轻风拂柳条,美人吹笛向平桥。

欲知胥浦潮初退,正是秦淮雪半消。

(0)

城山六言四首·其三

樵语深林若啸,泉声隔树如雷。

少妇机丝未罢,老翁社饮初回。

(0)

采菱曲

采菱秋水旁,惊起双鸳鸯。

独自唱歌去,风吹荇带长。

(0)

饮罢逍遥馆作

沙溪雨过渐通潮,新涨朝来拍小桥。

九曲湖堂藏窈窕,数株门柳伴逍遥。

时鱼馔客烹芦笋,海鹤惊人起稻苗。

饮罢中庭不成寐,夜阑河汉正寥寥。

(0)

茉莉曲·其一

满笼如雪叫拦街,唤起青楼十二钗。

绣箧装钱下楼买,隔帘斜露凤头鞋。

(0)

中秋日送钱象先游豫章

西风征雁不堪闻,病里题诗忍送君。

月与离樽今夜满,秋将行色一时分。

匡庐木落山如黛,彭蠡霜寒水似云。

公子西园宾客盛,好陪飞盖共论文。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