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王鲁斋大安古道》
《次韵王鲁斋大安古道》全文
宋 / 倪公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著脚争些子,公私只两歧。

正途元自稳,捷径不胜巇。

见透行须透,心移境亦移。

前人须指点,进步莫迟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wángzhāiāndào
sòng / gōng

zhejiǎozhēngxiēgōngzhīliǎng

zhèngyuánwěnjiéjìngshèngyǎn

jiàntòuxíngtòu
xīnjìng

qiánrénzhǐdiǎnjìnchí

翻译
为何要费力去争执这些呢,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都充满了分歧。
走正道原本稳妥,但捷径风险太多。
看透了就行动起来,心灵转变了环境也会随之改变。
前辈的指导非常重要,前进时不要犹豫不决。
注释
著脚:费力争执。
公私:公事和私事。
两歧:分歧。
正途:正道。
捷径:快速通道,简便方法。
见透:看透,理解深入。
行须透:行动也要彻底。
心移:心灵转变。
境亦移:环境也会随之变化。
前人:前辈。
指点:指导。
进步:前进。
迟疑:犹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倪公武的《次韵王鲁斋大安古道》,主要探讨了人生道路选择的主题。首句“著脚争些子”形象地表达了在人生道路上,每一步都应谨慎选择,不宜过于急躁。接下来,“公私只两歧”暗示了公道与私利之间的分歧,提醒人们要坚守公正原则。

“正途元自稳,捷径不胜巇”进一步强调了走正道虽然缓慢但稳固,而追求捷径可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风险。诗人认为,只有真正看透了,行动上才能坚定,心境和环境也会随之改变。“见透行须透,心移境亦移”就是这个道理的深入阐述。

最后两句“前人须指点,进步莫迟疑”表达了对前辈智慧的尊重和借鉴,鼓励后人不要犹豫,要勇于向前,不断进步。整首诗寓教于言,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性思考的特点。

作者介绍

倪公武
朝代:宋

倪公武,字孟德,金华(今属浙江)人。与兄公度、弟公晦皆受业于何基,时称箕谷三倪。事见《鲁斋集》卷一二《跋南山倪三愧帖》、《宋元学案》卷八二。
猜你喜欢

两头纤纤·其二

两头纤纤并蒂花,半白半黑晓窗纱。

腷腷膊膊他乡月,磊磊落落诉琵琶。

(0)

园中

柴门未破先改,桥木将欹始安。

夜烛每临水次,午餐多在林端。

(0)

题徐成夫画扇兰亭图六首·其一

草阁独依松树,主人长对鹅群。

不妨临池把酒,无限青山白云。

(0)

别徐茂吴·其一

采鹢江干迅速,朱楼天上淼茫。

连夜高唐风雨,一行付与徐郎。

(0)

山居杂兴

峰前峰后山寺,舍南舍北人家。

草阁春深酒盏,寒江雪里渔槎。

(0)

九日同年宴集

宦旅风尘荏苒,天涯节序频催。

霜前白雁初度,雨后黄花漫开。

题塔尚怀旧侣,登高并集仙才。

百年此日长健,四海论心几回。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