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兰墩次韵》
《兰墩次韵》全文
明 / 符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楚畹当年种,江乡何处墩。

清风宜此老,明月共谁樽。

细采还纫佩,幽期岂负言。

汨泥应未得,无梦不沂村。

(0)
鉴赏

这首诗以“兰墩”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兰花生长于江畔的自然环境,以及诗人对兰花的深情厚谊。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兰花独特的情感寄托。

首句“楚畹当年种”,以“楚畹”借指兰花生长之地,暗示兰花自古以来便与高洁、雅致相联系,引出兰花的珍贵与历史渊源。接着“江乡何处墩”一句,将兰花置于广阔的江乡背景之中,凸显其生长环境的独特与辽阔。

“清风宜此老,明月共谁樽”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清风与明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与敬仰之情。这里的“老”字不仅指时间的久远,也暗含着诗人对兰花长久陪伴的期待与珍惜。

“细采还纫佩,幽期岂负言”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兰花之间的情感纽带。通过“细采”与“纫佩”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兰花的精心呵护与珍视。而“幽期岂负言”则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承诺与信任,即使在无人见证的情况下,这份情感也不会改变。

最后,“汨泥应未得,无梦不沂村”两句,以“汨泥”比喻世俗的污浊与纷扰,表达了诗人对纯净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无梦不沂村”则暗示了诗人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与兰花相伴的宁静与美好,体现了他对兰花精神世界的深深认同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真挚情感的执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符锡
朝代:明

江西新喻(今新馀)人。符观子。任明代《韶州府治舆图》一书主编。著作有《童蒙须知韵语》、《颖江渡稿》,撰《韶州府志》十卷。
猜你喜欢

再呈宜甫

西家壶已倒,次第向东邻。

朱户如坚闭,黄花恶笑人。

(0)

句·其一

花传春色枝枝到,雨递秋声点点分。

(0)

题椿桂堂

九官八士古之良,灵椿丹桂后腾芳。

冯公诗意虽短陋,闾里传诵终难忘。

君家同生五兄弟,短檠伴夜东方启。

黄旗两记张庆闱,纻袍三号趋文陛。

词华标角人力能,科名均齐天所兴。

作堂不须栋梁好,但种此木高千层。

透日垂阴香未歇,满庭车骑同时列。

更将磊砢替团团,留与北风观壮节。

(0)

登北务后江亭赠郭希吕

壁上陋室铭,门外剪茅亭。

小市鱼虾散寂寂,大江风浪来冥冥。

郭翁虽老犹貌泽,腹贮今古心和平。

只应独将笏拄颊,清坐都不挂毫发。

何必随逐栏头奴,日招税钱三万亿。

前灵运,后延年,桑麻旧国常宛然。

城颓路阙总令好,不知于人安稳否。

(0)

题方武成诗卷二首·其二

自古诗人高远处,看君涉步迈前峰。

谩呼贾岛为同社,莫遣陶潜是别宗。

(0)

春去

几阵红侵野草,一团绿染庭槐。

梦里未知春去,翩翩胡蝶飞来。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