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征帆,甚愁里、过却巫山巫峡。
斜照还上层楼,兴亡问啼鴂。
凝望极、哀湍坏道,渐忘了、汉家陵阙。
城上荒砧,沙边断碛,遗恨犹咽。
漫回首、听雨僧庐,数镫下、寒虫共凄绝。
刚是带围消损,奈西风轻别。
归雁远、题画甚处,又一抹、扫尽残叶。
料也中酒高歌,唾壶敲缺。
天际征帆,甚愁里、过却巫山巫峡。
斜照还上层楼,兴亡问啼鴂。
凝望极、哀湍坏道,渐忘了、汉家陵阙。
城上荒砧,沙边断碛,遗恨犹咽。
漫回首、听雨僧庐,数镫下、寒虫共凄绝。
刚是带围消损,奈西风轻别。
归雁远、题画甚处,又一抹、扫尽残叶。
料也中酒高歌,唾壶敲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舟行在长江上的景象,心中充满愁绪,望着远处的巫山巫峡,夕阳余晖映照着高楼,引发他对历史兴衰的沉思。他凝视着江流湍急,忘记了眼前的江山,更忆起了汉代的陵墓,心中充满哀伤。听到城头的砧声和沙边的断碛,以及寒夜里传来的虫鸣,更添凄凉。
诗人回首望去,僧庐寂寥,雨声滴答,只有几盏灯火与寒虫的哀鸣相伴,显得格外孤寂。他的身体状况也在秋风中逐渐衰退,离别之感更加强烈。远方的归雁似乎在画中留下印记,而落叶又被秋风扫尽,增添了无尽的离别之苦。
最后,诗人想象自己借酒浇愁,高歌一曲,但情绪激动,连酒杯都敲得破碎,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无奈。整体上,这首词以舟行白帝江上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历史、人生和离别的感慨,情感深沉,意境凄美。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