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府之败第七十四》
《行府之败第七十四》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五言绝句

翠盖蒙尘飞,仗钺奋忠烈。

千秋沧海南,事与云水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íngzhībàishí
sòng / wéntiānxiáng

cuìgàiméngchénfēizhàngyuèfènzhōngliè

qiānqiūcānghǎinánshìyúnshuǐbái

注释
翠盖:形容华盖翠绿如盖,代指皇家仪仗。
蒙尘:被尘土覆盖,象征遭遇挫折或不顺。
仗钺:古代武官持钺指挥,象征军事行动或忠诚职责。
奋忠烈:奋力表现出忠诚和英勇。
千秋:悠久的历史。
沧海:大海,常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和世事的变迁。
南:方位词,这里没有具体意义,可能指南方或者历史长河。
事与云水:事情如同云雾般消散,意指往事如烟。
白:形容事物消失或难以捉摸。
翻译
青翠的华盖被尘土覆盖,手持武器展现忠诚和英勇。
历经千年,沧海桑田,往事如云水般飘渺无痕。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忠贞不屈、抗争到底的情怀。首句“翠盖蒙尘飞”中的“翠盖”指代官帽或官员,形象地描绘出战乱中官府的废弃和官员的逃散,颇有末世之感。“仗钺奋忠烈”则显示了诗人坚守职责、誓死抗敌的决心。这里“仗钺”指的是古代武士所持的兵器,象征着武力和勇敢,“奋忠烈”表达了诗人的忠诚和英勇。

下两句“千秋沧海南,事与云水白”则是诗人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事迹的感慨,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无奈。其中“千秋沧海南”用典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沧海”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如同沧海桑田,意味着历史的长远和变迁。“事与云水白”则是在表达诗人面对无法实现的壮志,只能随风烟散去,无从追寻。

整首诗充满了悲凉和无奈,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文天祥在这首诗中以个人英雄主义的姿态,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个人的抗争信念。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赠赵录判之九江兼柬孙伯虞·其八秋夕怀大兄及四舍弟时俱客兴国县山川阻修音问邈然

岂谓无家别,三人各远方。

已嗟甘旨薄,翻作道涂长。

潋水风湍白,瑶冈雾树苍。

书来定早晚,莫遣雁相将。

(0)

题真上人幽居图

岂有人知处,千峰拥翠岚。

背林通药径,隔水见茆庵。

说法鱼应听,栖禅鹤共参。

经秋忘出户,落叶满岩龛。

(0)

题周伯宁梅溪图

月出青溪上,云生翠壁间。

流辉方绕涧,散影已腾山。

闻有梅初发,兼怀桂可攀。

怅言寻芳者,曳杖不知还。

(0)

清明对酒

榆火报清明,云天霁景澄。

麦花愁夜雨,桑叶爱春晴。

燕说兴亡恨,蛙占水旱声。

可能忘世虑,呼酒听流莺。

(0)

夜宿枣林闸闻雁

迢递来何处,苍茫叫此时。

夜深犹去远,春近独归迟。

江上烟波阔,山前塞月低。

十年来往地,回首意兼悲。

(0)

夜坐二首·其二

更声引迢递,海气合空濛。

乌鹊枝枝月,青杨叶叶风。

山河百战后,城阙五云东。

往事成炊黍,吾生独转蓬。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