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天阔。秋意江城漏泄。
河桥路,憔悴绿杨,几点归鸦弄残叶。征衫大瘦绝。
弹铗。清游未歇。
凉阴袖,三四暮蝉,似向西风诉离别。平原控金埒。
看野草凄迷,疲马争啮。烟中楼阁云堆叠。
望远水无际,乱峰争暝,苍茫残照赴雉堞。
正搔首时节。凝结。乱愁积。算抑郁襟怀,筝柱能说。
黄昏泪洒青袍热。但玉尘捶碎,唾壶敲缺。
遥情千里,试寄与,雁外月。
晚天阔。秋意江城漏泄。
河桥路,憔悴绿杨,几点归鸦弄残叶。征衫大瘦绝。
弹铗。清游未歇。
凉阴袖,三四暮蝉,似向西风诉离别。平原控金埒。
看野草凄迷,疲马争啮。烟中楼阁云堆叠。
望远水无际,乱峰争暝,苍茫残照赴雉堞。
正搔首时节。凝结。乱愁积。算抑郁襟怀,筝柱能说。
黄昏泪洒青袍热。但玉尘捶碎,唾壶敲缺。
遥情千里,试寄与,雁外月。
这首《兰陵王》是清代词人黄燮清的作品,描绘了秋天傍晚的江城景色和词人的内心感受。开篇“晚天阔”三字,便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寂寥的氛围,随后“秋意江城漏泄”点明时令,透露出淡淡的哀愁。河桥边,绿杨憔悴,归鸦在枯叶间翻飞,增添了萧瑟之感。
“征衫大瘦绝”写词人衣衫单薄,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落寞。接下来,“弹铗”一词源自《战国策》,此处借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无奈。“清游未歇”则暗示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凉阴袖,三四暮蝉”则通过蝉鸣渲染出离别的伤感。
“平原控金埒”描绘了广阔的原野和疲惫的马匹,显示出旅途的艰辛。词人眺望远方,只见烟雾中的楼阁重叠,远水连天,群峰在暮色中显得苍茫。此时,词人情绪低落,内心愁绪难以排解,只能寄托于筝柱和泪眼。
“黄昏泪洒青袍热”进一步刻画了词人内心的苦闷,他甚至将心中的愁苦化为对器物的破坏,表达出强烈的感情宣泄。最后,“遥情千里,试寄与,雁外月”,词人试图将这份深情寄予南飞的大雁,传递给远方的人,展现出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黄燮清在这首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词人在秋日黄昏的孤独与离愁,以及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