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忆云林别帝畿,淮潮相送去如飞。
扁舟想到仙源口,流水桃花春未稀。
为忆云林别帝畿,淮潮相送去如飞。
扁舟想到仙源口,流水桃花春未稀。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萧德通南还》。诗中描绘了诗人回忆与友人分别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南行途中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
首句“为忆云林别帝畿”,诗人以回忆起与友人在云雾缭绕的山林间告别京城的情景开篇,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接着,“淮潮相送去如飞”一句,通过淮河的潮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形象地展现了友人离去的速度之快,也暗示了离别的不舍与无奈。
“扁舟想到仙源口,流水桃花春未稀。”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南行途中所见的景象。想象中的扁舟在江面上缓缓前行,仿佛能直达那传说中的仙源之地。而沿途的流水与桃花,虽已进入春天,但依然繁花似锦,生机勃勃,象征着友人旅途的美好与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寄托了对友人旅途平安、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诗意境界。
楚蟹吴柑初著霜,梁园官酒试羔羊。
老如计相非无齿,清似留侯未却粮。
杖屦稍通宾客过,肴蔬要遣子孙尝。
诏书委曲如公意,幕府新除朱绂郎。
朱绂还家罢倚门,留都无事最宜亲。
下车趋走惊邻舍,决狱平反慰老人。
相见只今多邂逅,旧游他日半埃尘。
何年重起扁舟兴,会作东湖十日宾。
城西社下老刘君,春服舞雩今几人。
白发弟兄惊我在,喜君游宦亦天伦。
〈微之先生门人,惟仆与子瞻兄、复礼与退翁兄皆仕耳。
〉垂白相逢四十年,猖狂情味老俱阑。
论兵顿似前贤语,莫作当年故目看。
石室多年款志平,新书久溷里中生。
遣师今见朝廷意,文律还应似两京。
西山学采薇,东坡学煮羹。
昔在建城市,岂复衣冠情。
朋友日已疏,止接盲赵生。
啬智徇所安,元气赖以存。
时於星寂中,稍护乱与昏。
河流发九地,欲挽升天门。
枉用十年力,仅余一灯温。
老病竟未除,惊呼欲狂奔。
何日新雨余,得就季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