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二》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天教桃李作舆台,故遣寒梅第一开。

凭仗幽人收艾蒳,国香和雨入青苔。

(0)
注释
天教:大自然使然,赋予。
桃李:泛指春花,这里比喻地位卑微的人。
舆台:古代地位低下的人,这里比喻桃李。
寒梅:冬季开放的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幽人:隐居的人,有修养的君子。
艾蒳:艾草,一种有香味的植物。
国香:指梅花的香气,被视为中国的名贵香气。
青苔:绿色的苔藓,常用于描绘清幽、静谧的环境。
翻译
大自然让桃树李树沦为低贱的装饰,故意让寒冷的梅花最先绽放。
请依靠隐士收集芳香的艾草,国色的梅花香气随雨水洒落在青苔上。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开篇“天教桃李作舆台,故遣寒梅第一开”两句,意在表达大自然赋予了桃李以形成繁茂之势,却特意让寒梅成为春季第一批开放的花朵,彰显其独特的美丽和先锋者的角色。

接下来的“凭仗幽人收艾蒳,国香和雨入青苔”两句,则从动作转向静景。诗人借用“幽人”一词,营造了一种隐逸自在的意境。这里的“艾蒳”,通常指的是野菊花,但也可以泛指其他野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切的情感,以及对那些不起眼却又独具风情的小花小草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流畅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艺术才华。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季硕五妹以诗见示题其卷后

人生处世苦局促,惟有新诗可傲俗。

摇笔长吟天地宽,放怀何必争荣辱。

吾家季妹诗最豪,百篇挥洒才弥速。

哀艳应教谢、鲍惊,苍凉直使韩、苏伏。

长途千里历风尘,牢愁欲效穷途哭。

阅历因知世路艰,翠袖单寒频倚竹。

遨游湖海衣化缁,陶铸江山字凝绿。

松压严霜挺秀姿,梅含古雪得奇馥。

清烈如闻越石笳,激昂疑听渐离筑。

扫除俗艳与凡音,开卷琳琅先豁目。

忆昔故乡聚首时,推敲共剪西窗烛。

裘葛回环逾十年,吟囊早已盈千束。

自惭随宦走皖江,尘海羁縻总庸碌。

披卷真同《下里》音,挥毫难奏《阳春曲》。

今君征棹赴姑苏,一路溪山诗料足。

酒酣落笔凌沧浪,别绪匆匆梦魂逐。

宛转相思何处寻,临风遥指君山麓。

(0)

即景

梧桐庭院碧阴满,桐花香扑幽人馆。

幽人养疴意态慵,罢妆镜掩青芙蓉。

迢迢长昼漏频转,悄倚疏帘品茶荈。

一阵凉风送雨来,搅碎炉烟和云卷。

(0)

月夜闻雁

独坐南窗下,初晴月倍明。

云中新雁唳,却作故乡声。

(0)

春阴

瑶窗几日不通曦,黯黯春随镜里枝。

做雨天疑烟暝夜,倚栏人似梦回时。

花阴匝地凉如水,柳色遮帘淡入诗。

晕碧楼台成画本,独怜风峭燕归迟。

(0)

游西山·其二

我爱秘魔厓,怪石高撑天。

复爱宝珠洞,下瞰及平田。

快哉御风行,顷刻如登仙。

探幽及穷僻,选胜防人先。

所愧腰脚劣,呼婢相引牵。

夹路橡实厚,嵌石孤花鲜。

流连剧忘归,峰峰凝暮烟。

(0)

拟古·其一

篱花焕异彩,畹兰吐幽香。

鶗鴂尔何物,啼之使不芳。

好生本天德,汝何反其常。

凤凰不尔顾,罻罗不尔张。

我欲避之去,怨彼何无梁。

不忍闻其声,掩耳以心伤。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