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去汉京频极目,南来粤客独长吁。
已惊鸾凤投罗网,又报豺狼到海隅。
北去汉京频极目,南来粤客独长吁。
已惊鸾凤投罗网,又报豺狼到海隅。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北埉关公馆阅读外计邸报时的深切感受,充满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与感慨。
首句“北去汉京频极目”,诗人遥望北方,想象着汉朝京城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国家现状的担忧。这里的“汉京”不仅指具体的汉朝都城,也暗喻着理想中的盛世景象。
次句“南来粤客独长吁”,则将视角转向南方,通过一个南来的粤地客人独自发出长长的叹息,形象地展现了人们面对时局变化时的无奈与哀愁。这一句通过人物的行动和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接着,“已惊鸾凤投罗网”,用“鸾凤”象征国家的精英或贤能之士,比喻他们被卷入政治漩涡,暗示了政治环境的险恶和人才的流失。这一句寓言式的表达,既揭示了现实的残酷,也流露出对贤才遭遇的同情。
最后,“又报豺狼到海隅”,以“豺狼”比喻外敌或内部的邪恶势力,指出这些威胁已经蔓延至边疆,强调了国家安全形势的严峻。同时,“海隅”一词,既指地理上的遥远边疆,也隐含着对国家整体安全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忧虑,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东寺西城,南山北海,心中好结良因。
庵名金玉,堂建号全真。
廊舍清风明月,圆无漏、不落沉沦。
门清净,云朋霞友,燕处得申申。
无为环堵里,小松疏竹,初种新新。
向宝花台上,异事惊人。
眺望蓬莱山岛,又何必、别觅长春。
堪图画,芝川一境,马钰略铺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