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云暂垂阴,零露不成滴。
邻墙几好树,叶下声策策。
一灯同夜阑,此抱谁与适。
前身岂壁鱼,甘擅文字癖。
晚云暂垂阴,零露不成滴。
邻墙几好树,叶下声策策。
一灯同夜阑,此抱谁与适。
前身岂壁鱼,甘擅文字癖。
这是一首描写深夜思念之情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宁静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开篇“晚云暂垂阴”及“零露不成滴”,设定了一种淡淡的秋意和微妙的情绪,不是明显的雨水,而是一种渺渺难以捉摸的湿润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思念之轻盈且深沉。
接着,“邻墙几好树,叶下声策策”写出了夜晚静谧的声音,树叶间偶尔传来的沙沙声,如同自然界的低语,增添了一份宁静而又不失孤寂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融为一体,表达了深夜难以入睡的心境。
“一灯同夜阑,此抱谁与适”则是诗人夜晚独处时的情感流露。一盏孤灯照亮了夜的寂静,而诗人的内心却无法得到安慰,怀抱着无尽的思念,却又不知该向何方倾诉。这里,“此抱谁与适”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孤独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
最后两句“前身岂壁鱼,甘擅文字癖”,则是诗人自嘲其前世或许如同困在石壁之下的鱼一般,而今生却沉迷于文字与书籍之中。这不仅是一种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依赖。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绪描写和精美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在深夜中的寂寞情怀,以及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
云重天垂,怪巍楼不见,春入平湖。
湖边麦畦涨绿,犹带霜腴。
惺忪柳眼,倩东风重染花须。
青石上,泉流暗壁,依稀人境清殊。
堪笑昔年仙侣,但高吟楚些,谁解吴歈。
兴亡古今几许,岂曰天乎。
山川满目,叹人间千载须臾。
空怅望,园林寂寞,遥闻水鸟相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