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三百三首·其二七四》
《诗三百三首·其二七四》全文
唐 / 寒山   形式: 古风

忆得二十年,徐步国清归。

国清寺中人,尽道寒山痴。

痴人何用疑,疑不解寻思。

我尚自不识,是伊争得知。

低头不用问,问得复何为。

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

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

(0)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某个问题的困惑和自我认知。首句“忆得二十年,徐步国清归”,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二十年的记忆,尤其是在国清寺中漫步而归的情景。

“国清寺中人,尽道寒山痴”,这里的“痴”字有着迷恋、执着之意,表明国清寺中的和尚都认为诗人寒山对于佛法或者某种信仰过于痴迷。接着“痴人何用疑,疑不解寻思”则是诗人对这种评价的反问和自我辩护,他似乎在说,即使别人认为他痴迷,但他自己并不觉得有什么好怀疑的。

“我尚自不识,是伊争得知”,这里“是我”指代寒山本人,“伊”则可能是指国清寺中的其他僧侣或者旁人。诗人表达了对别人的看法持保留态度,认为自己心中明镜,不需要他人来评判。

“低头不用问,问得复何为”,这两句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情怀。在面对外界的问题和质疑时,诗人选择了沉默,认为这些问题本身就是多余的,不值得去追问。

最后,“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诗人在这里描述了一种境遇,即有恶意之徒前来辱骂,但诗人的内心却因此而更加明晰。他选择不予回应,因为这正好证明了他超脱世俗纷争的高处。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自我认知的坚持,以及面对外界评价时所展现出的从容与豁达。

作者介绍
寒山

寒山
朝代:唐   号:均不详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猜你喜欢

荅子与病起见寄

青门遥向汝阳分,伏枕传书到白云。

已道风波能失所,更逢摇落不堪闻。

九歌自我思公子,七发何人起使君。

一日齐名千载事,惊心岂独久离群。

(0)

送张转运之南康·其二

转运风流动海方,仆臣司驾早称良。

齐盐万斛乘艘下,冀马千群入塞长。

庐岳使君新领郡,金陵仙吏旧含香。

须知共理劳明主,不但西京数赵张。

(0)

送谯比部还顺庆

归去嘉陵江上春,䄡帷不复厌风尘。

巴山渐出云连楚,剑阁回看雪照秦。

岁晚江湖多病疏,时危裘马倦游人。

明光起草君无薄,汉主恩深侍从臣。

(0)

徐子与席怀梁公实

共指金茎雪色间,鸣珂当日满朝班。

即看徐孺能悬榻,岂谓梁鸿更出关。

薄宦天涯成白首,故人江上买青山。

岭南梅树今堪折,赠我宁无驿使还。

(0)

元日早朝

禁城春色引朝天,接迹夔龙近法筵。

云里金茎通御气,宫中玉树隐祈年。

西山亭障遥临蓟,朔漠旌旗满护燕。

闻道至尊歌白雪,小臣还献郢人篇。

(0)

袭克懋托疾不肯入试赋赠

似得冥鸿意,兼深抱璧情。

一鸣堪自失,三献转相经。

白雪看前辈,青云让后生。

已须横四海,且复爱连城。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