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
《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昨日东林看讲时,都人象马蹋琉璃。

雪山童子应前世,金粟如来是本师。

一锡言归九城路,三衣曾拂万年枝。

休公久别如相问,楚客逢秋心更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huìshīguīshàngdōuyīnchéng广guǎngxuānshàngrén
táng / liú

zuódōnglínkànjiǎngshídōurénxiàngliú
xuěshāntóngyìngqiánshì

jīnláishìběnshī
yánguījiǔchéngsāncéngwànniánzhī

xiūgōngjiǔbiéxiāngwènchǔféngqiūxīngèngbēi

翻译
昨天在东林寺听讲经的时候,京都的人们如同马踏过琉璃般热闹。
那雪山童子或许是我前世的化身,金粟如来则是我最初的导师。
手持锡杖踏上回九城的路途,身披三衣曾拂过千年古树枝头。
休公,很久未见若你问起,我这异乡之客逢秋心生更多哀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僧侣离别时的情景,透露出对往昔友谊的怀念和对远方僧人的敬仰。"昨日东林看讲时,都人象马蹋琉璃"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听讲的人群比作成群的马蹄踏碎了琉璃一般,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盛况和人们对佛学的渴望。接着提及雪山童子应前世、金粟如来是本师,显示出诗人对于僧侣慧则法师的尊敬之情以及对其佛学根源的认同。

"一锡言归九城路,三衣曾拂万年枝"两句,则表达了僧人的离别和对往事的回忆。一锡指的是僧侣携带的一件生活用品,一旦启程,便是长途跋涉之旅;而三衣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曾经拂过的万年枝木,可能寓意着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沉淀。

最后两句"休公久别如相问,楚客逢秋心更悲"则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休公”指的是僧侣之间的敬称,久别后的相问显得更加亲切;而“楚客逢秋”,则是借用古代楚国游子在秋天怀念家乡的情景来表达诗人自己的心情,愈发凸显出离别之苦和秋思之悲。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伤与敬仰,是一篇集哲理与情感于一体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归自滇中呈故园同社

乾坤谁遣又生存,禹鼎销沈日月昏。

乌鸟岂知还故苑,芳兰今始避当门。

浮生孟浪终惭道,未死颠连恐负恩。

乱后故人相念否,高歌谁为作招魂。

(0)

送太常人镜游鸡足

道流结束宰官行,问讯云淙眼独明。

怀里几时劳梦寐,望中何以寄平生。

秋兼山水俱无尽,人与文章渐有情。

胜事如君消受得,等閒饱听石泉声。

(0)

山居三十韵·其二十二

零落无声石乳香,野人栖宿寄花房。

书残红叶枫犹碎,餐尽寒英菊未霜。

半榻草虫同索寞,当时风鹤托清狂。

烟霞未必多成癖,多少牢骚怯望乡。

(0)

访陈顺虎侍御赋赠

刀剑攒身日,那知此再逢。

已看如隔世,犹恨叹飘蓬。

细问艰危事,长吁感慨中。

深杯相慰藉,从此托冥鸿。

(0)

浙西童伯旃俞右衡丁震生张道柯过集简玄升江皋小筑林下分韵

蒸烈应长夏,赤日怀清阴。

美哉林下人,水木娱孤心。

幽竹荫修绿,重湖开素襟。

选石招胜友,罗轩列尊鬵。

高谈一何绮,雅趣同徽音。

微风拂柔枝,鱼戏波天深。

良逢惜万里,仰叹高飞禽。

(0)

冬十月望同破浪师登动秋台玩月怀大车戒固二公

孟冬寒未肃,山月好晴光。

落木无留影,疏花暗有香。

远峰分霭色,近郭失岩霜。

我欲呼同调,高吟彻上方。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