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万事非足,无官一身不轻。
仙人自来忍辱,居士难矣净名。
有子万事非足,无官一身不轻。
仙人自来忍辱,居士难矣净名。
此诗出自明代诗人王世贞之手,名为《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其十七)。王世贞以深沉的哲思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人生、官场与道德的深刻洞察。
“有子万事非足,无官一身不轻。”这两句诗首先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在王世贞看来,即使有了子女,生活中的烦恼和忧虑依然无法完全满足,因为人生充满了变数和未知。而即便是没有官职在身,人的责任和负担也不会因此减轻,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担当。
接着,“仙人自来忍辱,居士难矣净名。”这两句则进一步探讨了道德与修行的主题。仙人之所以能忍受世间的一切苦难和侮辱,是因为他们追求的是更高的精神境界,而非世俗的荣华富贵。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要像净名一样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清净,避免被外界的诱惑所干扰,实属不易。这反映了王世贞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于现实困境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道德修养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王世贞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深度。
生长承平日,乱离非所知。
垂髫读史书,痛彼艰危辞。
儒绅谢徭役,生理固云夷。
虽无二顷田,亦不蒙寒饥。
岁时洽亲故,聊厚相娱嬉。
出门不赍粮,四达随所之。
万里若户庭,道路方伾伾。
牛羊被原野,桑麻翳边陲。
四方绝争斗,兵寝城亦隳。
积薪而厝火,治道乃日亏。
理乱自相乘,谁欤启猖披。
故人异县至,晨款林下茨。
感此丧乱馀,会面非有期。
土锉寒无烟,木榻坏不支。
坐起谢再三,艰难方在兹。
远怀若为浣,宴劳礼则宜。
邻酒忽告罄,虚觞但空持。
娈娈秋菊花,蓬茆翳幽姿。
君子惕驰骛,庶以善自怡。
天长远山没,日晏寒江迟。
送子出门去,怅然从此辞。
大哉天地间,委顺复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