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坪蒙泉二丈论王湛学旨》
《南坪蒙泉二丈论王湛学旨》全文
明 / 庞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欲识东皇面目时,真根灵干长新枝。

虚言妙诀终虚见,致著躬行是致知。

远有疑时焉自信,近如通处不妨随。

中空日日悬双鉴,肯把成心却自师。

(0)
鉴赏

这首诗《南坪蒙泉二丈论王湛学旨》由明代诗人庞嵩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学问追求的深刻思考与独到见解。

首句“欲识东皇面目时,真根灵干长新枝”,以“东皇”象征至高无上的学问或真理,表达出想要认识并掌握这些深奥知识的决心和渴望。同时,“真根灵干长新枝”则寓意着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成长,如同植物一般,从根基到枝叶,都充满了生命力与活力。

接下来的“虚言妙诀终虚见,致著躬行是致知”,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理论(“虚言妙诀”)是不够的,真正的理解与掌握(“致知”)需要通过亲身实践(“致著躬行”)来实现。这反映了作者对学问追求的严谨态度,即理论与实践并重,不可偏废。

“远有疑时焉自信,近如通处不妨随”,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在学问探索过程中,面对疑惑时应保持自信,坚信自己的判断;而在理解深入、思路清晰时,则可以灵活变通,顺应新的发现。这种既坚持自我又开放包容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在学术道路上的成熟与智慧。

最后,“中空日日悬双鉴,肯把成心却自师”,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纯净、客观公正的追求。每日反思,如同悬挂两面镜子,审视自己的思想与行为,避免被成见所束缚,愿意向他人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这不仅是对学问的追求,也是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在学术研究上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也体现了其对个人修为的高标准要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庞嵩
朝代:明   字:振卿   籍贯:广东南海

庞嵩,字振卿,学者称弼唐先生,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张槎弼唐村人(今属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后任应天府通判,代理府尹八年。后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升郎中。调任云南曲靖知府,晚年受聘至西宁县(今郁南)讲学,培养生员不少。著有《太极解图书解》、《弼唐遗言》和《弼唐存稿》。
猜你喜欢

虢州西山亭子送范端公(得浓字)

百尺红亭对万峰,平明相送到斋钟。
骢马劝君皆卸却,使君家酝旧来浓。

(0)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0)

苏幕遮·碧云天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1]追旅思,[2]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0)

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

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0)

御街行·纷纷堕叶飘香砌

纷纷堕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
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0)

定风波·罗绮满城春欲暮

罗绮满城春欲暮。
百花洲上寻芳去。
浦映□花花映浦。
无尽处。
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
功名得丧归时数。
莺解新声蝶解舞。
天赋与。
争教我悲无欢绪。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