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辄三年宦,何蕃间岁归。
风尘为吏苦,天地禀生微。
廪粟难糊口,园蔬亦乐饥。
谁令浪奔走,南北敝征衣。
灵辄三年宦,何蕃间岁归。
风尘为吏苦,天地禀生微。
廪粟难糊口,园蔬亦乐饥。
谁令浪奔走,南北敝征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彦平的《南归宿西禅寺》,表达了主人公灵辄长期在外做官,难得回家一次的艰辛生活。首句“灵辄三年宦”说明他离家在外已经多年,而“何蕃间岁归”则描绘了他偶尔才能短暂归家的境况。接下来,“风尘为吏苦”揭示了他在官场中饱受奔波劳碌之苦,生活艰辛。“天地禀生微”则暗示了他的生存条件卑微,生活物资匮乏。
“廪粟难糊口”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艰难,连基本的粮食都难以满足温饱。“园蔬亦乐饥”则写出在这样的困境下,连自家菜园的蔬菜也成了难得的美食。最后两句“谁令浪奔走,南北敝征衣”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命运无常和官场奔波的无奈,以及衣物破旧的辛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仕途困顿和民生疾苦的深刻感受,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