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答陈公美三首·其一》
《又答陈公美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苏洵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仲尼鲁司寇,官职亦已优。

从祭肉不及,戴冕奔诸侯。

当时不之知,为肉诚可羞。

君子意有在,众人但愆尤。

置之待后世,皎皎无足忧。

(0)
注释
仲尼:孔子的字。
鲁司寇:鲁国的司法官。
从祭:次等的祭祀。
戴冕:古代官员的礼帽,象征地位。
奔诸侯:拜访各国诸侯。
愆尤:过失和责备。
后世:未来的历史或后代。
皎皎:光明磊落的样子。
翻译
孔子担任鲁国司寇,官职已经很高。
祭祀时他没有得到足够的肉食,却戴着冕冠去奔走各国诸侯。
当时的人并未理解他的苦衷,认为他为肉食之事感到羞耻。
其实君子心中有更大的抱负,众人只看到他的过失。
他把这些放在身后,留给后人评价,光明磊落,无需过多担忧。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孔子(仲尼)崇高品德和智慧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面对现实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诗中“鲁司寇”指的是孔子的家乡鲁国,孔子虽然身为大夫(官职),地位已然尊崇,但他在祭祀时甚至连肉都吃不上,这种清贫的境况并未减损其德行和智慧。戴冕奔走于诸侯之间,是指孔子周游列国,推广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思想。

“当时不之知”表达了当时人们没有认识到孔子的伟大,而“为肉诚可羞”则是说孔子对物质利益的淡漠,使他在困难中依然保持着高洁的人格。"君子意有在,众人但愆尤"意味着君子之心始终如一,而普通人却常常迷失方向。

最后两句“置之待后世,皎皎无足忧”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即使目前处境艰难,也相信自己的选择和信念将会在未来的岁月中得到认可和尊敬。整首诗不仅是对孔子的颂扬,更是苏洵自己面对困境时坚守理想和品德的写照。

作者介绍
苏洵

苏洵
朝代:宋   字:明允   生辰:1009年-1066年

苏洵(1009年-1066年),北宋文学家,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猜你喜欢

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四首·其十

荷叶粘天玉蝀桥,万重金碧影如潮。

功成倘赐移家住,何必湖山理故箫。

(0)

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四首·其八

偶赋山川行路难,浮名十载避诗坛。

贵人相讯劳相护,莫作人间清议看。

(0)

静安八咏录五·其四讲经台

师遗台石苍苔厚,兔葵燕麦生禅肘。

当时公享七十年,石丈人中谁肯首?

我来作志写长文,可叹昔人谀墓金。

自喜文章如谢朓,涅槃重问远公林。

(0)

六客诗·其四

有客有客来文山,如金如铁坚非顽。

文山颓,不可攀,留尔亦足消群奸。静以安,方以直;

带苍玉,佩文石,文星灿然守玄默。

(0)

感事

弥勒何神孕祸胎,?鼯动地起风埃。

烟销郡国民生苦,血染江淮鬼物哀。

人世百年遭此厄,天戈万里几时来。

石田也有蓝田玉,可惜同成一炬灰。

(0)

武陵胜集得总字

穷冬十日雪,户外曾未踵。

念我平生友,欲往恨不勇。

兹晨剧命驾,相对腹一捧。

促招东林远,共念北海孔。

把酒望六合,琼瑶纷总总。

兴极不知休,严城钟鼓动。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