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达之庚寅秋雨三首·其一》
《和李达之庚寅秋雨三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中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闰馀气先寒,久雨愁更剧。

丈夫固远虑,奈此朝不夕。

恐泥有危行,扶攲无安宅。

我思补天漏,试鍊五色石。

横空收泄云,屏翳敢停迹。

还我阳秋恩,与子两相适。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安中所作,名为《和李达之庚寅秋雨三首(其一)》。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连绵不断的雨水给人们带来的愁苦感受,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渴望。

首句“闰馀气先寒”点明了时令背景,暗示着秋季的来临,而“久雨愁更剧”则直接表达了因长时间降雨而产生的愁闷情绪。接下来,“丈夫固远虑,奈此朝不夕”两句,通过对比男性的远见卓识与当前困境的紧迫性,强调了面对困难时的无奈与挑战。

“恐泥有危行,扶攲无安宅”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恶劣,泥泞的道路让人行走危险,而没有稳固的居所供人避难。这种描述不仅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含了社会环境的不稳定。

最后,“我思补天漏,试鍊五色石。横空收泄云,屏翳敢停迹。还我阳秋恩,与子两相适。”表达了诗人想要解决自然问题的决心。他想象自己能修补天空的漏洞,炼制五色石以控制云雨,让阳光再次普照大地,与友人共享这美好的时光。这一系列富有想象力的构思,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也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王安中

王安中
朝代:宋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猜你喜欢

送舒汝临参军秩满归

吾乡四先哲,日星炳层空。

予心窃慕之,缪窥文元公。

亦复友其孙,幽探日从容。

其孙守故丘,欲以缵宗风。

夫君文靖裔,嗣服尤显庸。

万里辞京国,一官佐元戎。

予尝拜颜色,未言意先同。

今兹解绶归,重见将焉从。

踟蹰无以赠,耿耿献深衷。

尝闻古贤士,中叶坠厥宗。

或人念遗胤,遍访樵牧中。

君材既翘楚,此道必再隆。

官高固为荣,年迈良可恫。

愿言扩先志,益俾垂无穷。

(0)

寄友胡舜咨九首·其六

山中何所有,文书可数车。

一月不出户,窗前落松花。

草玄云已毕,传者有侯芭。

(0)

徐梅涧先生授余琴予写曲调之意赋诗九章修禊·其九潇湘水云

英英水上云,乃在潇湘间。

朝随江风出,暮逐江风还。

盘旋复缥缈,遥连九疑山。

重瞳不可见,但见江竹斑。

明月照洲渚,于焉发长叹。

(0)

力农三诗·其三

日出事输作,先日听新令。

黾勉田野中,奈此草莱盛。

锄垦知土脉,耕牧识牛性。

夕归还读书,聊以俟天命。

(0)

陪靳利安检校游了山灵岩寺留题

乱云深处出双尖,环列冈峦具尔瞻。

石发栉风分翠鬒,岩泉透日下珠帘。

露寒仙肘声容见,云护禅衣法律严。

喜共清游归路晚,绿阴亭槛草纤纤。

(0)

连江舟行十首·其九

幽邃归无极,嵌空尚可凭。

碧通天一罅,秀拔地千层。

环佩鸣绡幌,珠玑络锦缯。

浑疑接仙驭,箫韵下崚嶒。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