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哉羊叔子,辅晋功勋大。
化行江汉间,恩被疆埸外。
中国倚而安,治为天下最。
开府多英僚,置酒每高会。
徘徊临岘首,兴言何慷慨。
此山自古有,游者千万辈。
堙灭皆无闻,空悲岁月迈。
公乎仁泽深,风采独不昧。
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
卓有王源叔,文学伟当代。
借麾来襄阳,高怀极恬退。
山姿列云端,江响拂天籁。
行乐何逍遥,览古忽感概。
不见叔子祠,芜没民畴内。
千金赎故基,庙貌重营绘。
襄人复其祀,水旱有攸赖。
太守一兴善,比户皆欢快。
源叔政可歌,又留千载爱。
休哉羊叔子,辅晋功勋大。
化行江汉间,恩被疆埸外。
中国倚而安,治为天下最。
开府多英僚,置酒每高会。
徘徊临岘首,兴言何慷慨。
此山自古有,游者千万辈。
堙灭皆无闻,空悲岁月迈。
公乎仁泽深,风采独不昧。
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
卓有王源叔,文学伟当代。
借麾来襄阳,高怀极恬退。
山姿列云端,江响拂天籁。
行乐何逍遥,览古忽感概。
不见叔子祠,芜没民畴内。
千金赎故基,庙貌重营绘。
襄人复其祀,水旱有攸赖。
太守一兴善,比户皆欢快。
源叔政可歌,又留千载爱。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寄题岘山羊公祠堂》。诗中,诗人赞扬了羊叔子辅佐晋国的功绩,他的德政深入人心,使得江汉地区安宁,疆域之外也受到恩惠。诗人感叹岘山虽历史悠久,但昔日的辉煌已被岁月淹没,唯有羊公祠堂见证了其仁德。诗人提及王源叔,他以高尚的品格来到襄阳,与山水共乐,同时对古代贤人的遗迹感慨万分。
诗中提到,岘山羊公祠堂曾荒废在田野之中,后经千金赎回并重新修缮,襄阳人民得以祭祀这位贤者,祠堂的存在对于当地的水旱灾害也有着实际的帮助。太守的善举让百姓生活欢乐,而王源叔的政绩更是值得歌颂,他的影响深远,流传千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对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敬仰和对地方治理成功的肯定,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庐山插天千仞青,明公高节逾棱层。
西江月冷秋无际,明公此心清彻底。
厌梁道上豺虎多,手搏不待弓与戈。
前年魃虐遍南国,饥者以充僵者立。
洪州父老遮道傍,上书乞留涕泗滂。
丰碑大字记荒政,要使遗爱如甘棠。
我来观风闻此语,未见仪容心已许。
愿公从此召赴中书堂,早为四海苍生作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