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何峰秀所钟,曾因手种得仙翁。
暑须怯袅粘金穗,凉瓣嗔封迸柿红。
扑卖有声传寂昼,幽妍无力借薰风。
窑瓶插满清香烈,攲枕探吟鄙鹿葱。
知是何峰秀所钟,曾因手种得仙翁。
暑须怯袅粘金穗,凉瓣嗔封迸柿红。
扑卖有声传寂昼,幽妍无力借薰风。
窑瓶插满清香烈,攲枕探吟鄙鹿葱。
这首诗名为《山丹花》,作者是宋代诗人董嗣杲。诗中描绘了山丹花的独特魅力。首句"知是何峰秀所钟"暗示了山丹花生长在秀美的山峰之间,仿佛受到天地精华的钟爱。"曾因手种得仙翁"表达了诗人对山丹花的亲切感,仿佛它是自己亲手种植的仙人之花。
接下来的诗句"暑须怯袅粘金穗,凉瓣嗔封迸柿红"生动描绘了山丹花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夏日时花朵娇嫩,如金穗般吸引人;而秋凉之际,花瓣泛出深红,仿佛在嗔怒中绽放,鲜艳夺目。
"扑卖有声传寂昼,幽妍无力借薰风"通过拟人手法,写出了山丹花在白天寂静中轻轻摇曳,借着微风的吹拂显得更加幽雅动人。
最后两句"窑瓶插满清香烈,攲枕探吟鄙鹿葱"则描绘了山丹花的香气浓郁,即使插在陶罐中也能散发出强烈而清新的芬芳,诗人甚至在枕边欣赏其美,沉醉于诗意之中,视其胜过普通的鹿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山丹花的美丽和独特韵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欣赏。
爱君好兄弟,怡怡两峥嵘。
苏湖服至教,旬宣播芳馨。
千里念契阔,一朝来合并。
连床话曩昔,共此灯烛莹。
潇潇夜风雨,良会非彭城。
底须赋春草,乐哉埙篪声。
兄弟既好合,忽忆故园行。
徘徊不忍舍,翻然歌鹡翎。
嗟嗟此羽毛,急难飞且鸣。
物性有如此,况乃骨肉情。
写图送将归,临路独屏营。
有诗君且赋,有酒君且倾。
人生异南北,聚散如浮萍。
归舟趁南风,采石几日程。
相思无了日,且看章江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