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来陇野太萧条,旅客登临思易消。
天入燕关真自迥,云开碣石未为遥。
北来陇野太萧条,旅客登临思易消。
天入燕关真自迥,云开碣石未为遥。
这首明代诗人徐祯卿的《九日游眺三绝句(其二)》描绘了北方边塞的荒凉景象和游子的思绪。首句“北来陇野太萧条”,通过“北来”点出行旅的方向,以“太萧条”渲染出一片荒芜冷清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旅途的寂寥。
第二句“旅客登临思易消”,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游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登高远望,更容易引发思乡之情,甚至觉得连心中的愁绪都似乎被环境所稀释。“思易消”三个字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接下来两句“天入燕关真自迥,云开碣石未为遥”,诗人将视线投向远方的燕关和碣石,燕关之天显得格外辽阔,而即使隔着云层,碣石也并不遥远。这两句运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既展现了空间的开阔,又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归途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色,勾勒出一个游子在重阳佳节的孤独与怀乡之情,寓情于景,意境深远。
幅巾饱看西湖春,徐行当车不动尘。
有时乘兴未遽反,武林无此寻春人。
湖山如螺湖水白,几见青天月生魄。
年年马上看吴娃,舞袖双裁越罗窄。
长安贵人百不忧,胡为亦复多穷愁。
出门载酒不可往,倚杖看雨如穷秋。
万事不由人作计,我欲除愁唯一醉。
此生已老复何求,五字但知公臭味。
春风吹雨山泽晴,青山有约翁有情。
故人官高少闲暇,可唤白鸥同此盟。
平生爱山意,瞑目想奇崛。
东南号多山,万岭空峍屼。
不知垆锤工,铸此一尤物。
峰峦与天近,紫翠争日出。
何年飞三山,此事亦恍惚。
要欲移嵌岩,下作仙圣窟。
我愿从之游,飞升蜕尘骨。
山行尚悠悠,客意殊忽忽。
弱水不可渡,瘦马聊自兀。
落日回寸眸,飞鸟但灭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