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风雨寒,病躯顿觉征衣单。
两鬓应教好花笑,十年都在他乡看。
落英苦口餐不饱,来雁退飞书寄难。
曰归曰归又中止,一声长啸天地宽。
九月九日风雨寒,病躯顿觉征衣单。
两鬓应教好花笑,十年都在他乡看。
落英苦口餐不饱,来雁退飞书寄难。
曰归曰归又中止,一声长啸天地宽。
这首清代诗人张祖继的《客中九日》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风雨交加的凄凉境遇。首句“九月九日风雨寒”直接点出时令和天气,渲染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接着,“病躯顿觉征衣单”表达了诗人身体不适,更觉衣物不足以御寒,流露出旅途艰辛与思乡之情。
“两鬓应教好花笑,十年都在他乡看”通过拟人手法,写诗人感慨岁月流逝,自己在外漂泊多年,连观赏故乡美景的机会都少得可怜,好花似乎也在嘲笑他的孤独。接下来,“落英苦口餐不饱,来雁退飞书寄难”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落花象征着无法触及的家乡,大雁南飞却无法带回书信,表达出对亲人的深深挂念。
最后两句“曰归曰归又中止,一声长啸天地宽”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虽然渴望归乡,但现实中的阻碍使归期一再推迟。他以一声长啸来释放情感,感叹天地虽宽,却无处安放思乡之心,展现出诗人深沉而辽阔的愁绪。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