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筵三唱渭城春,君去莺花入夏新。
身似潞河堤畔柳,频将青眼送行人。
离筵三唱渭城春,君去莺花入夏新。
身似潞河堤畔柳,频将青眼送行人。
这首明代诗人王禹声的《送同年郭鹤野还朝四首(其四)》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首句“离筵三唱渭城春”以《渭城曲》(即《阳关三叠》)的歌声渲染离别氛围,暗示着春天的宴席上反复吟唱着离别的歌曲。次句“君去莺花入夏新”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离去后,春天的莺歌花香将随着他的身影渐行渐远,进入夏季的新气象。
“身似潞河堤畔柳”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诗人将自己的身体比作潞河岸边的柳树,寓意自己如同那随风飘摇的柳条,深情地目送友人离去。最后,“频将青眼送行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用“青眼”这个典故,形容自己频频瞩目,满含关切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祝愿,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长江之水荆门来,势激鹅峰万壑雷。
汪洋环绕七千里,其中往往生奇才。
我从乡闾识朱子,行芳志洁争兰芷。
闻君更有金石交,高情复欲淩云霄。
一在荆门一吴下,睽隔何啻汐与潮。
大海萍踪忽相聚,一见投契如漆胶。
遂令画工肖厥象,入座怡怡分弟长。
千里一室哲不违,岂独丰神传畅朗。
呜呼世之人夫妻,相苦兄弟为仇君,臣冰泮父子云浮。
而况朋友适相值,本非天合由人谋。
展君斯图肃然敬,日月并曜东西头。
名流景仰动歌咏,感令交谊崇山邱。
丹青垂耀永无极,不废双江万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