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鹿干岳《喜从玉壶记忆得周忠介旧寄二诗赋此》》
《次韵鹿干岳《喜从玉壶记忆得周忠介旧寄二诗赋此》》全文
明 / 孙奇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高风当日几相寻,并见攀条赠友吟。

方恨偷儿疑鬼物,宁知天籁寄人心。

世殊不异山阳笛,志在依然流水琴。

闻道奚囊投烈焰,记来只字抵千金。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文学家孙奇逢所作,名为《次韵鹿干岳<喜从玉壶记忆得周忠介旧寄二诗赋此>》。诗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友情、艺术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联“高风当日几相寻,并见攀条赠友吟”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追求高尚情操的情景,他们如同高山之风般相互追寻,共同攀登,以诗歌相赠,表达彼此间的深厚友谊。

颔联“方恨偷儿疑鬼物,宁知天籁寄人心”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世俗的盗窃行为与自然界的天籁之音进行对比,强调了心灵纯净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这里的“偷儿”象征着世俗的贪婪与破坏,而“天籁”则代表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纯净,寄寓了诗人对真善美的向往。

颈联“世殊不异山阳笛,志在依然流水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历史上的音乐家嵇康(山阳笛)与伯牙(流水琴)的故事融入其中,表达了尽管时代变迁,但人类对于艺术与精神追求的永恒不变。这里“世殊”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与社会的变化,“不异”则强调了艺术与精神价值的恒久性。

尾联“闻道奚囊投烈焰,记来只字抵千金”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诗人对文字与知识的珍视。这里“奚囊投烈焰”象征着对知识的毁灭或遗忘,而“只字抵千金”则强调了文字与知识的无价之宝。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与知识传承的重视,以及对文字力量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艺术、人生价值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本质的思考。

作者介绍
孙奇逢

孙奇逢
朝代:明

孙奇逢(1584—1675年)明末清初理学大家。字启泰,号钟元,晚年讲学于辉县夏峰村20余年,从者甚众,世称夏峰先生。顺治元年(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廷屡召不仕,人称孙征君。与李颙、黄宗羲齐名,合称明末清初三大儒。孙奇逢一生著述颇丰,他的学术著作主要有:《理学宗传》、《圣学录》、《北学编》、《洛学编》、《四书近指》、《读易大旨》五卷、《书经近指》。
猜你喜欢

秋日寄怀都门友人

高斋花暖夜归迟,几日长安对酒时。

别梦尚迷芳草绿,征鸿忽背晓烟驰。

燕山雨过金台暮,辽海云深画角悲。

两地秋风人不见,几回珍重寄来诗。

(0)

生日书怀

一朝纶命出彤墀,襁褓随亲徙北陲。

有识但悲风土异,无才甘弃盛明时。

白头堂上思乡切,彩服阶前怯岁迟。

惭愧贤书空蚤窃,桑弧蓬矢怅虚施。

(0)

接闽南富氏姊书载饥寒甚迫感赋二章·其二

万里萧条别塞关,十年魂梦绕烟峦。

雁回北地肠应断,书望南天泪未乾。

闽徼饥寒空我报,边荒衣食胜君难。

行间斑剥啼痕满,不忍临风再展看。

(0)

丙子岁暮得王进士简泉书却寄·其一

淞泖声名久,金阊邂逅新。

维舟方缱绻,分手忽逡巡。

湖海千秋业,荣枯百岁身。

广搜同大厦,古调愧阳春。

(0)

晚泊

古岸维舟后,清灯对酒时。

竹深渔唱晚,江迥雁飞迟。

无计酬黄石,空怀茹紫芝。

飘零归故国,惭愧老天涯。

(0)

丙子二月二十七日自真州赴杭省祖墓

辽海归无日,西泠旧有坟。

青年频入梦,白首但空闻。

帆挂长江月,心依故国云。

裹粮酬夙愿,春景正氤氲。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