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修邑志成有不察而斋怒者乃得谤又以有所誉来也感而赋之四首·其三》
《修邑志成有不察而斋怒者乃得谤又以有所誉来也感而赋之四首·其三》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一任纷纷自吐茹,繇来述史罪知馀。

毛吹何事专无厌,肘掣还疑尚可书。

祇为乡邦章法重,久拚物我怨恩除。

余情止此诸非急,应有空衡鉴拙疏。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修撰地方志时所遇到的复杂情感和挑战的深刻理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批评与赞誉时的内心世界。

“一任纷纷自吐茹”,诗人以“纷纷自吐茹”比喻外界的批评与指责,暗示自己在修撰地方志的过程中,面对各种意见和评价,始终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不为外界的言论所动摇。

“繇来述史罪知馀”,“繇来”意味着一直以来,“述史罪知馀”则表达出修史者在记录历史时可能存在的偏见或错误,诗人在此表明自己深知修史的困难和风险,但依然坚持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毛吹何事专无厌,肘掣还疑尚可书”,这两句通过“毛吹”(可能指笔端的毛发)和“肘掣”(挥动手臂书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修史过程中的专注与努力,同时也流露出对完美追求的渴望和对自身能力的质疑。

“祇为乡邦章法重,久拚物我怨恩除”,诗人强调修撰地方志是为了维护地方的秩序和传统,即使面对怨言和恩仇,也愿意付出长久的努力去消除它们,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

“余情止此诸非急,应有空衡鉴拙疏”,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归宿在于这份事业本身,认为在修史的过程中,所有的不满和不足都变得不那么重要,应该有一把公正的尺子来衡量自己的工作,体现出一种超脱和自我审视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修撰地方志工作的深刻思考和情感投入,也展现了其面对外界评价时的平和与坚定,以及对历史责任感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和杨恒叔集中五首前二章道恒叔事后三章自道·其二

眼底生灵泽已覃,旅怀秋月湛清潭。

孤忠自许平生尽,一枕何因白昼酣。

点检世情那下咽,抚摩民瘼不停骖。

当官事俨如家事,容不冠缨世世簪。

(0)

张同府菊会再和·其一

直北衣冠透直南,各将缨足濯湘潭。

达人到处覃清化,处士何人肆横谈。

伊傅俟时离稼筑,范韩当宁正冠簪。

投闲共际升平日,吟酌何妨会再三。

(0)

江村暮景

远近山光淡,苍茫树色微。

贪閒人睡早,恋食鸟归迟。

蛇虎纵横出,蚊虻散乱飞。

晓看红日上,又是大明时。

(0)

贺戴伯元初度

今古瀛洲上,蟠桃几度花。

喜闻新结实,荣献到君家。

云液酣王母,天歌散紫霞。

甘香梨似蜜,肥软枣如瓜。

玉斝篯翁酒,金瓯陆羽茶。

催花鼓急急,迎喜鹊喳喳。

乐奏清音曲,门喧白鼻騧。

十年期一会,百岁共繁华。

(0)

凤凰台

凤去还来世不知,仙郎著处见题诗。

方今天子当年舜,千仞岐山一振仪。

(0)

钓台

寺西一巨石,下瞰三峡水。

何人下丝纶,钓得百斤鲤。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