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通经古所贤,安贫守道节尤坚。
当熊遗烈传家世,投烛诸郎慰眼前。
不待金花书诰命,忽惊玉树掩新阡。
凯风吹棘君休咏,我亦孤怀一泫然。
教子通经古所贤,安贫守道节尤坚。
当熊遗烈传家世,投烛诸郎慰眼前。
不待金花书诰命,忽惊玉树掩新阡。
凯风吹棘君休咏,我亦孤怀一泫然。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名为《周夫人挽词》。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悼念亡妻的挽歌。
"教子通经古所贤":这句表明亡妻生前注重教育子女,教导他们阅读儒家经典,体现了古人崇尚的德行。
"安贫守道节尤坚":这里说明她在生活简陋的情况下仍能坚守自己的道德和操守,是一位有节妇的形象。
"当熊遗烈传家世":这句中“当熊”指的是古代贤良的妇女,当作比喻,表达亡妻美好的品行将会流传后世。
"投烛诸郎慰眼前":这里使用了“投烛”的典故,即用蜡烛来比喻子女之光明,表示她对儿女的爱心和关怀,就如同在他们面前点燃蜡烛一般。
"不待金花书诰命,忽惊玉树掩新阡":这两句通过“金花”、“玉树”、“新阡”等意象表达对亡妻的哀悼之情,不必等到皇帝颁布的赠予或命令,她就像珍贵的宝物一样,令人震惊和怀念。
"凯风吹棘君休咏":此句中“凯风”指的是春天的温暖之风,而“棘”则是荆棘的意思,意在比喻诗人自己所处的困境,但即便如此,也不愿多言。
"我亦孤怀一泫然":最后这句表达了诗人的哀伤和孤独,心中充满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孤标耻付寿阳妆,薜荔为衣藓作裳。
映竹蒙茸初破白,倚松鳞甲亦生香。
分无疏影追同辈,肯逐群英殿后芳。
珍重折枝烦寄与,恍思千树故山旁。
清于道骨澹于僧,海内忘形得此朋。
作县只如诗思苦,能官已被荐书腾。
下车搏虎真堪笑,入境无蝗定有称。
我亦孤愚谙此味,愿言加饭履春冰。
满院西风把菊天,官身閒暇亦悠然。
恍思杜老浮舟日,绝胜彭城戏马年。
岂待白衣开笑口,不妨乌帽庇华颠。
却愁明发还多事,诗在龙山落照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