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嘉祐三年九月受命来岭外七年十一月得请知济州感恩顾己喜不自胜留诗四章以志岁月·其三》
《嘉祐三年九月受命来岭外七年十一月得请知济州感恩顾己喜不自胜留诗四章以志岁月·其三》全文
宋 / 李师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乞得衰身出瘴烟,一麾仍许视于蕃。

家园在望松楸近,自问如何报上恩。

(0)
翻译
我得以从瘴气弥漫的地方逃离,获得了一次任职的机会,被允许去管理边疆。
家乡的松树和楸树就在眼前,我自问该如何回报国家的恩情。
注释
衰身:形容身体衰弱或年老。
瘴烟:指南方湿热地区特有的有毒瘴气。
麾: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帜,这里代指官职。
视于蕃:管理边疆,视作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家园:故乡,指诗人的家。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于墓地,象征哀思和怀念。
上恩:指国家的恩惠或皇帝的恩赐。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李师中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激之情以及渴望报效国家的心愿。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乞得衰身出瘴烟"一句中,“衰身”指的是衣衫破旧,形容长时间的艰苦生活;“瘴烟”则是南方潮湿地区特有的疾病,常指疟疾。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在边远地区辛勤工作、忍受病痛的情状。

"一麾仍许视于蕃"中,“一麾”意指手中的笔墨,是诗人职业的象征;“仍许视于蕃”则表示诗人希望能够继续关注和记录边疆的情况。这里蕃指的是边远的地方,蕃国是古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称呼。

"家园在望松楸近"一句描绘了诗人的家乡与松树、楸树相关的景象,通过“在望”表达了一种渴望回归之情。这里的“松楸”是常见的家乡景物,也隐含着坚韧不拔和长寿的寓意。

"自问如何报上恩"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疑惑与不安,反复自问如何才能回报皇上的恩泽。这种情感体现出古代士大夫对于国家、君主的忠诚和感激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师中个人对国家边疆的关注和责任,更透露出他个人的生活状态及内心世界,是一篇感情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师中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和于氏诸子秋词·其八

凉月微星自抱衾,罗鞋点露曲廊深。

丁宁蜡烛休垂泪,为照寻郎一寸心。

(0)

醉落拓.寄慰家叔轮兄

孤鸾罢舞。镜中化作云归去。吟笺冷落红楼树。

偏是愁人,正在动愁处。空庭梅子黄时雨。

绣笼谁与调鹦鹉。冰丝重剪悽筝柱。

肠断春游,相寄断肠句。

(0)

真珠帘.帘

绿筠剪取烟江畔。依然是、帝子啼痕红染。

细节理千丝,爱玉钩长绾。

象蔑犀钉初上了,胜一片、湘云纤软。深院。

更白珠连缀,翠羽横卷。

最恨陌上钿车,被春风摇曳,暗藏人面。

惆怅碧纹回,有冷波吹练。

镇日珊瑚慵不起,便串断、蜻蜓谁管。银蒜。

休误了归来,画梁双燕。

(0)

古倾杯.匏卮

径惹风丝,畦翻露叶,谁种茅茨下。

吾家六样,销沉后、解事犹传僧舍。

平添一架花阴,垂垂满夏。

霜镔旋削,酒卮纷把,松子试剥,淡著浅香微赭。

闲摒挡、蔬筵堪亚。念只有、盆携老瓦。

记绣水流传,碧山槎古,从此双论价。

轻衔最好饮伴。何处但、白袷宜寻,朱门定讶。

岁岁共汝,竹溪莲社。

(0)

四字令.送南渟

青杨白杨。六房五房。愁看蓦上江航。趁春风半樯。

柴门旧乡。渔矶未荒。输君归弄鸳鸯。一村村水香。

(0)

柳梢青.西湖后游,和沈山子

十二桥边。红消燕夜,绿涨莺天。

杨尾梳风,樱珠捎雨,日上歌船。依然钿翠生烟。

认亭子、湖心扣舷。劝酒僧亡,镵诗壁坏,想杀婵娟。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