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得衰身出瘴烟,一麾仍许视于蕃。
家园在望松楸近,自问如何报上恩。
乞得衰身出瘴烟,一麾仍许视于蕃。
家园在望松楸近,自问如何报上恩。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李师中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激之情以及渴望报效国家的心愿。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乞得衰身出瘴烟"一句中,“衰身”指的是衣衫破旧,形容长时间的艰苦生活;“瘴烟”则是南方潮湿地区特有的疾病,常指疟疾。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在边远地区辛勤工作、忍受病痛的情状。
"一麾仍许视于蕃"中,“一麾”意指手中的笔墨,是诗人职业的象征;“仍许视于蕃”则表示诗人希望能够继续关注和记录边疆的情况。这里蕃指的是边远的地方,蕃国是古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称呼。
"家园在望松楸近"一句描绘了诗人的家乡与松树、楸树相关的景象,通过“在望”表达了一种渴望回归之情。这里的“松楸”是常见的家乡景物,也隐含着坚韧不拔和长寿的寓意。
"自问如何报上恩"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疑惑与不安,反复自问如何才能回报皇上的恩泽。这种情感体现出古代士大夫对于国家、君主的忠诚和感激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师中个人对国家边疆的关注和责任,更透露出他个人的生活状态及内心世界,是一篇感情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
绿筠剪取烟江畔。依然是、帝子啼痕红染。
细节理千丝,爱玉钩长绾。
象蔑犀钉初上了,胜一片、湘云纤软。深院。
更白珠连缀,翠羽横卷。
最恨陌上钿车,被春风摇曳,暗藏人面。
惆怅碧纹回,有冷波吹练。
镇日珊瑚慵不起,便串断、蜻蜓谁管。银蒜。
休误了归来,画梁双燕。
径惹风丝,畦翻露叶,谁种茅茨下。
吾家六样,销沉后、解事犹传僧舍。
平添一架花阴,垂垂满夏。
霜镔旋削,酒卮纷把,松子试剥,淡著浅香微赭。
闲摒挡、蔬筵堪亚。念只有、盆携老瓦。
记绣水流传,碧山槎古,从此双论价。
轻衔最好饮伴。何处但、白袷宜寻,朱门定讶。
岁岁共汝,竹溪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