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十七》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十七》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古风

扶舆播清淑,何代不毓才。

森森万壑松,盍厚拱把培。

蒙养正性存,临教大义开。

嗟哉古道息,习气少已乖。

区区黄册子,所事惟夺魁。

户庭且得色,斯文何望哉。

(0)
注释
扶舆:比喻培养人才。
毓才:孕育人才。
森森:形容松树茂盛。
壑松:山谷中的松树。
盍:何不。
拱把:两手合围的长度,此处指小树苗。
蒙养:启蒙教育。
正性:端正品性。
大义:大道理。
古道:古代的淳朴风气。
习气:社会风气。
乖:偏离。
黄册子:科举考试的名册。
夺魁:取得第一名。
户庭:家庭。
斯文:文化、文雅的事物。
翻译
无论哪个时代,都有贤才涌现。
茂密的松林遍布山谷,应如何精心培育。
教育滋养人的本性,大的道理在教导中开启。
唉,古代的淳朴风尚已经消失,习气偏离了正轨。
小小的科举名册,人们只关心能否夺魁。
家庭和家族还能保持光彩,但对文化的期望又在哪里呢?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才华赞赏与怀念的诗句。开篇“扶舆播清淑,何代不毓才”两句,意在赞美紫阳先生的高洁品格和不绝如缕的才情,言其德行和才能如同古代圣贤一般传承不息。

接着,“森森万壑松,盍厚拱把培”描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林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暗示紫阳先生才学深厚、如松柏般坚韧不拔。

“蒙养正性存,临教大义开”两句,则表明诗人对于紫阳先生在道德修养和教育传承上的重视与推崇之情。这里的“蒙养”指的是培养和滋润,显示出对紫阳先生教诲的珍视;“临教大义开”则强调了他对于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中间,“嗟哉古道息,习气少已乖”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与古道渐行渐远的感慨,以及对周围环境不再如往日般纯净之苦恼。这里“嗟哉”是一种感叹词,用以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社会风气的忧虑。

后半首,“区区黄册子,所事惟夺魁。户庭且得色,斯文何望哉。”则转向诗人个人的书房生活和个人情感世界。这里“黄册子”指的是古代用来记录诗文的黄纸,诗人通过“区区黄册子”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字创作的专注与喜悦;“所事惟夺魁”则是说自己的心思都倾注在笔下,希望能有所成就。最后两句,“户庭且得色,斯文何望哉。”通过家宅和庭院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带来的满足和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刘黻对紫阳先生才华的赞美,以及自己对于书房生活、个人情感世界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光潜

绪风初泛紫猊烟,拱手丝纶碧海天。

元祐讲官遗话远,定谁参破老僧禅。

(0)

诫子孙

越奸越狡越贫穷,奸狡原来天不容。

富贵若从奸狡得,世间痴汉吸西风。

(0)

浣溪沙

芍药樱桃两斗新。名园高会送芳辰。

洛阳初夏广陵春。

红玉半开菩萨面,丹砂秾点柳枝唇。

尊前还有个中人。

(0)

潮中观月

璃玻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

地与楼台相上下,天随星斗共沉浮。

一尘不向山中住,万象都从物外求。

醉吸清华游碧落,更于何处觅瀛洲。

(0)

澹忘

力遣牢愁付澹忘,垂帘枯坐静焚香。

官间屡集惟书估,老倦常游是睡乡。

室有吟声贫亦乐,秋多晴日昼仍长。

遗文更欲传家武,泣语诸孙好护藏。

(0)

吴门会故人楼文渊

忆曾相识自儿童,二载云间笔砚同。

深院抄书桐叶雨,曲栏联句藕花风。

当时壮气凌诸子,今日衰颜对两翁。

高卧田园真自乐,宦游愧我尚西东。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