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松围石笋,一水蔽岩扉。
苍翠含秋色,阴森散夕霏。
采菱人未罢,食稻蟹初肥。
百里云峰路,愁中望欲微。
群松围石笋,一水蔽岩扉。
苍翠含秋色,阴森散夕霏。
采菱人未罢,食稻蟹初肥。
百里云峰路,愁中望欲微。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清幽的自然风光与农耕生活的和谐景象。首联“群松围石笋,一水蔽岩扉”以松树环绕石笋、水流遮掩山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苍翠含秋色,阴森散夕霏”两句,通过“苍翠”、“秋色”、“阴森”、“夕霏”等词语,细腻地描绘了秋天山林的色彩和光影变化,展现出自然界的丰富层次感。
“采菱人未罢,食稻蟹初肥”则转向对农耕生活的描写,通过“采菱”、“食稻蟹”等日常活动,展现了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丰收带来的喜悦。最后,“百里云峰路,愁中望欲微”表达了诗人身处美景之中,却难以摆脱内心的忧愁,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深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的描绘,既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南方山水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良玉不易求,跻险昆崙上。
明珠谅难采,杳渺没瀛浪。
何如探大道,廓若天旷荡。
驱车行弗息,圣域将可望。
人生孰不学,此心在无放。
神明湛中存,妙用能曲畅。
苟昧精一切,利欲纷作恙。
灵台日已芜,出入迷所向。
水荐体习坎,雷行法无妄。
德业一以成,吾中胡不广。
嗟哉媚学子,此道当勉强。
为山或自亏,白首徒悲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