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我文洁公,起家二千石。
至今江左士,犹能诵遗德。
及余父祖孙,四世嗣宗嫡。
生为贫所驱,束书常旅食。
近闻甬上州,地有十亩宅。
庶几莳松菊,晚节奉娱适。
大人心坦夷,善行久已积。
眉寿定可期,我辰在箕翼。
惟我文洁公,起家二千石。
至今江左士,犹能诵遗德。
及余父祖孙,四世嗣宗嫡。
生为贫所驱,束书常旅食。
近闻甬上州,地有十亩宅。
庶几莳松菊,晚节奉娱适。
大人心坦夷,善行久已积。
眉寿定可期,我辰在箕翼。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黄玠为庆祝其尊长生日而作,表达了对文洁公家族的敬仰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诗中提到文洁公出身显贵,官至两千石,但他的遗德至今仍被江左人士传颂。接着,诗人提及自己的家族传承,虽然历经贫困,但仍坚持读书,表现出家族对教育的重视。
诗的后半部分转而描述文洁公晚年的生活,他在甬上州拥有十亩田地,期待能够种植松菊,过上宁静舒适的晚年生活。诗人称赞大人心胸坦荡,善行累累,祝愿他长寿,自己也希望能承继这种美德,生活在文洁公的光辉之下。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尊长的祝福,也是对自己家族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