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景图·其三平湖秋月》
《四景图·其三平湖秋月》全文
宋 / 孙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月浸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蘋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0)
注释
月:月亮。
浸:沉浸。
寒泉:冰冷的泉水。
凝:停滞。
不流:不流动。
棹歌:船夫的歌声。
何处:哪里。
泛:漂浮。
归舟:归来的船只。
白蘋:白色水草(如蘋花)。
红蓼:红色的蓼草。
西风:秋风。
一色:一片颜色。
湖光:湖面的光芒。
万顷:广阔的。
秋:秋天。
翻译
月光沉浸在寒冷的泉水中,停滞不流,
划桨的歌声在何处飘荡,载着归舟荡漾。
鉴赏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月下的湖面图景。"月浸寒泉凝不流",开篇即刻画出一幅静谧的水乡画卷,月光如同清澈的泉水,渗透而深远,却又不见其流动之迹,显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孤寂。

接下来的"棹歌何处泛归舟",则是诗人在这宁静中寻找着某种生灵的存在和活动。"棹歌"即船夫划桨的声音,这声音不仅打破了夜的沉默,也让读者感受到湖上或许有渔夫或行旅之人的存在,他们正轻声歌唱,驾舟归航。

"白蘋红蓼西风里"一句,以生动形象描绘出湖上的植物——白色的蘋花和红色的大蓼,在微弱的西风中摇曳。这不仅是对景物的细腻刻画,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秋天已经来临。

最后一句"一色湖光万顷秋"则是诗人对整个场景的总结和升华。"一色"意味着湖面上下皆是一片单纯明净的颜色,没有杂质,这种颜色既包含了水面的蓝绿,也融入了夜空的深邃。而"万顷秋"则将这宁静而广阔的画面与秋天的辽阔气象紧密相连,展现出一种无边界的壮丽景象。

诗人通过对月光、水流、植物和湖面的细致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自然之境,让人们在这宁静中感受到生命的脉动。

作者介绍

孙锐
朝代:宋

孙锐,吴江平望(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授庐州佥判。时元兵南侵,愤贾似道误国,挂冠归。端宗景炎二年卒,年七十九。遗著由友人赵时远于元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编为《孙耕闲集》。事见本集卷首赵时远序及卷末《耕闲孙先生墓志铭》。
猜你喜欢

丙申南还舟发通州

官舸乘风五两轻,寒流拍岸浪花生。

张家湾上频回首,记取南还第一程。

(0)

九日

九日多阴雨,晴明亦可嘉。

羁人空白发,篱菊自黄花。

寂寞题糕字,飘零泛海槎。

来期犹未卜,搔首一长嗟。

(0)

庚子正旦二首·其二

寒尽愁难尽,春归客未归。

鸟声喧曙色,柳眼弄晴晖。

丛棘栖身久,繁华入梦稀。

遥思诸阁老,环佩集彤闱。

(0)

送曾侍讲棨从幸北京

羽林仙仗拥皇圻,凤辇时巡出禁闱。

万国歌谣归盛世,两京玉帛望天威。

相如扈跸人皆羡,贾谊匡时志不违。

明日甘泉还献赋,会令列从有光辉。

(0)

过梅关

五岭壮炎服,兹关胜独超。

舄留南斗近,剑侍北风遥。

夜舣商人棹,晨经使者轺。

清时閒柝吏,山水自萧条。

(0)

五羊城遇张顺论旧有怀·其一

匹马到炎荒,逢君鬓已苍。

邑人传左语,官树隐殊乡。

感旧看长剑,缄情忆缥囊。

明朝愁又别,天海共茫茫。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