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周井二君一首》
《咏周井二君一首》全文
明 / 黄省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广武周伯况,扶风井大春。

千金既挥尽,五经何纷纶。

天子能爱士,诸侯亦好宾。

不谒夷齐傲,偃蹇博士嗔。

北宫万钱出,信阳麦饭陈。

帛观汉嘉贤,车笑桀驾人。

二子知损益,视富不若贫。

隐闭乐吾志,著书以终身。

高节渑池上,清风郿水滨。

(0)
鉴赏

此诗《咏周井二君一首》由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通过对周伯况与井大春两位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他们高尚的节操和对物质财富的不同态度。

首句“广武周伯况,扶风井大春”,点出了两位主人公的身份背景,广武与扶风为地名,暗示了他们的地域归属。接着,“千金既挥尽,五经何纷纶”两句,描述了周伯况在挥霍完千金之后,仍能对五经知识深谙于心,显示出其学问之深厚。

“天子能爱士,诸侯亦好宾”两句,赞美了统治者对人才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周伯况与井大春受到的礼遇。然而,“不谒夷齐傲,偃蹇博士嗔”则揭示了他们对古代隐士夷齐的不屑,以及对学术权威的不满,表现了他们特立独行的性格。

“北宫万钱出,信阳麦饭陈”通过对比,展现了周伯况与井大春对待财富的不同态度。周伯况慷慨解囊,而井大春则以简朴的生活自足,体现了他们对物质追求的淡泊。

“帛观汉嘉贤,车笑桀驾人”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周伯况与井大春对贤者的推崇与对暴君的嘲笑,体现了他们对道德与正义的坚守。

最后,“二子知损益,视富不若贫。隐闭乐吾志,著书以终身”总结了周伯况与井大春的价值观,他们深知物质的得失,更珍视内心的平静与精神的富足。他们选择隐居,以著书立说的方式度过一生,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与智慧的传承。

“高节渑池上,清风郿水滨”以景物描写收尾,象征着两位君子高尚的品格如同渑池上的松柏、郿水边的清风,永远流传,令人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周伯况与井大春两位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高尚情操的赞赏与向往。

作者介绍

黄省曾
朝代:明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猜你喜欢

又省闱锁宿十月十三日夜月独酌·其一

霜月铺银滟瓦沟,忆曾尽醉作中秋。

侵天围棘孤吟夜,且著红炉为暖愁。

(0)

庆余思永冠·其一

圣经陈冠义,万世示章程。

是礼最为重,无丧始许行。

三加仪特备,四行责非轻。

此意知谁会,寥寥千古情。

(0)

阮郎归.上苑初夏侍宴,池上双飞新燕掠水而去,得旨赋之

柳阴庭馆占风光。呢喃清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

双双蹴水忙。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

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

(0)

江南录

自古婴鳞或似狂,按诛潘佑事堪伤。

凭谁寄语徐常侍,不杀忠臣国未亡。

(0)

照影亭

河流萦槛色辉辉,无数幽禽入镜飞。

已映渚花红四出,更涵沙柳翠相围。

不欺毫发公虽有,太尽妍媸道恐非。

自笑病容随步见,未衰华发满缁衣。

(0)

齐天乐.次韵赵芳谷曲,有香玉之怨

碧梧枝上占秋信,微闻雨声还惬。

虹影分晴,云光透晚,残日依依团箑。阑干一霎。

又长笛归舟,乱鸦荒堞。

两鬓西风,有人心事到红叶。

娇莲相对欲语,奈莲茎有刺,愁不成折。

天上欢期,人间巧意,今夜明河如雪。新宽带结。

想宝篆频温,翠奁低揭。雾湿云鬟,浅妆深拜月。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