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维拓提封,形胜古天府。
血战五十秋,零落馀八柱。
江南传箭急,谁暇此回顾。
落日古渝城,杖钺乃甚武。
天东甑虽堕,吾自强支拄。
渡泸躬讨逆,归来战弥苦。
萧条下夔门,机阱伏中路。
咄咄快敌仇,谁欤掩抔土。
哀哉关西雄,国亡犹不负。
同时督军将,腰金插双虎。
坤维拓提封,形胜古天府。
血战五十秋,零落馀八柱。
江南传箭急,谁暇此回顾。
落日古渝城,杖钺乃甚武。
天东甑虽堕,吾自强支拄。
渡泸躬讨逆,归来战弥苦。
萧条下夔门,机阱伏中路。
咄咄快敌仇,谁欤掩抔土。
哀哉关西雄,国亡犹不负。
同时督军将,腰金插双虎。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位将领的英勇形象和对国家忠诚的情怀。开篇两句“坤维拓提封,形胜古天府”表明了将军在边疆的英勇与功绩,其所守之地如同古代传说中的天府一般坚固。接下来的“血战五十秋,零落馀八柱”则展示了长期的战斗生活和无数次的冲锋陷阵,其中“零落馀八柱”暗示着战争的残酷与损失。
“江南传箭急,谁暇此回顾”表达了一种紧迫感,战事频仍,无暇回首往昔。而“落日古渝城,杖钺乃甚武”则描绘了将军在夕阳下坚守的景象,以及他手持兵器的威猛。
中间部分“天东甑虽堕,吾自强支拄。渡泸躬讨逆,归来战弥苦”表现了面对困境依旧坚强不屈的决心和无畏前行的勇气。将军跨越险峻之地,亲征叛乱,以极大的牺牲换取战斗的胜利。
后半部分“萧条下夔门,机阱伏中路”描绘了战场上的危险与阴谋,而“咄咄快敌仇,谁欤掩抔土”则表达了一种对敌人的恨意和决心。紧接着的“哀哉关西雄,国亡犹不负”中,“哀哉”表达了对失去国土的悲痛,而“国亡犹不负”则是将军即便国家已亡,也不愿背弃自己的忠诚。
最后一句“同时督军将,腰金插双虎”则展示了这位将领在战争中的高位与威严,以及他身上佩戴的象征勇猛的饰物。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复,塑造了一位战场上的英雄形象,他不仅是武力上的强者,更是一心为国的忠诚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