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唐多令.李筱泉中丞见访湖楼,遂与至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小坐而别》
《唐多令.李筱泉中丞见访湖楼,遂与至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小坐而别》全文
清 / 俞樾   形式: 词  词牌: 唐多令

花外驻鸣驺。来乘湖上舟。且偷闲、半日清游。

玉宇琼楼随处好,泛双桨、向中流。云水一登楼。

苍茫芦荻秋。步长桥、指点汀洲。

安得行窝来此筑,请垂钓、著羊裘。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西湖边的一次雅集,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气息和自然美景的描绘。词中“花外驻鸣驺。来乘湖上舟。”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友人来访的情景,乘坐着小舟在湖面上悠然游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

“且偷闲、半日清游。玉宇琼楼随处好,泛双桨、向中流。”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共同享受湖上清游的乐趣,玉宇琼楼象征着高雅的生活情趣,双桨泛舟则体现了自由自在的游玩状态。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好,也反映了文人雅士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云水一登楼。苍茫芦荻秋。”登楼远眺,云水交融,芦苇在秋风中摇曳,展现出一幅壮丽的秋日湖景图。这里的“一”字,强调了登楼所见景色的广阔与深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步长桥、指点汀洲。安得行窝来此筑,请垂钓、著羊裘。”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在这样的美景中建造一个隐居之所,过着垂钓的生活,穿着羊裘,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这种向往隐逸生活的态度,既是对当前生活的一种逃避,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景以及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
朝代:清   字:荫甫   籍贯:浙江德清   生辰:1821-1907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雨夜有感

白昼又黄昏,更深未掩门。

人垂灯下泪,鬼哭雨中魂。

双鬓愁将老,一经还自温。

寥寥长夜里,心事与谁论。

(0)

王义镇用麦饭

我过王义镇,白日掩柴荆。

飒飒风沙起,凄凄鸟雀鸣。

馆人供麦饭,黯色似藜羹。

正此忧民瘼,一餐无限情。

(0)

松林寺留别诸公和卫源方伯韵

窈窈山边寺,青青松树林。

岂堪虚寂所,翻动别离心。

日暮晋城远,云愁燕塞深。

前途知己少,袖里有高吟。

(0)

赋雪堂用千松老人韵寄能仁大彻法师

雪屋高开似玉堂,下看尘世沸如汤。

临皋步屧人堪画,剡曲回舟兴亦狂。

华散翠微朝讲歇,诗成白战午茶香。

冰床翻忆先宗事,一滴醍醐莫谩尝。

(0)

睡蝶

栩栩芳心恋艳阳,宿迷春色独怜香。

韩生有恨将魂断,庄子多情入梦长。

暖压困浓贪昼静,花飘惊觉怪风狂。

低垂粉翅慵飞舞,犹忆南华路渺茫。

(0)

游丝

春来到处弄轻柔,绾雾萦烟不自由。

情密暗牵杨柳外,恨深偏系杏梢头。

莺梭引纬应难织,鱼饵投纶恐莫收。

日暮风高总飘泊,残丝长送落花愁。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