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菊对芙蓉.九日牧仲招同山蔚振衣楼登高填词惜别即次来韵奉酬》
《金菊对芙蓉.九日牧仲招同山蔚振衣楼登高填词惜别即次来韵奉酬》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金菊对芙蓉

梵客有言,悲哉气也,君家原不宜秋。

况帆停江上,人倚楼头。

菊英亦管人离别,赛柳绵、打块成毬。

那堪筵畔,轻敲檀板,缓节秦讴。叹昔幕府风流。

羡落帽中原,戏马高邱。更一时参佐,千载英游。

吾衰讵有风云想,算不如、岩岫清幽。

从兹归去,笔床茶灶,到处淹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江面帆船静止,楼头有人倚靠,菊花与柳絮象征着离别的哀愁。诗人感叹往昔幕府中的风流人物,羡慕古代英雄豪杰的风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提到的“落帽中原,戏马高邱”是借用了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怀念。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虽已衰老,但向往自然清幽生活的愿望,并期待能随心所欲地游历各地,享受生活。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长安杂诗十首·其五

渭水何湜湜,泾水杂泥淤。

其源各异出,其末乃同趋。

清浊既以混,终然成合污。

人生实异此,禀性同厥初。

所习日益远,竟尔分贤愚。

安得泾渭水,清浊永相殊。

(0)

长安杂诗十首·其一

自昔天子宅,雄丽称长安。

右瞻控陇蜀,左顾俯河关。

清渭北据水,太白南联山。

其间八百里,陆海莽平川。

神皋奠天府,风气固以完。

周家本仁厚,国统最绵绵。

汉唐能树德,亦复祚胤延。

秦隋秉虐政,二世即倾颠。

在德不在险,古语谅弗谖。

嗟兹异代后,遗迹已茫然。

宫殿皆劫灰,城市尽荒阡。

迤逦陇首坂,萦纡乐游园。

老树带落日,平芜被寒烟。

凭高一览古,千载在目前。

盛衰有天运,兴废复何言。

(0)

秦宫谣二首·其二

五坊小儿骑骏马,翠蛾彩女斗花鹑。

御路泥深龙辇过,小队黄衣四十人。

(0)

秦宫谣二首·其一

筝雁斜行缀春柱,内家学得凉州舞。

九枝灯死月色青,犹记君王梦中语。

(0)

春厓堂诗

上天生万汇,何物能报之?

所以古孝子,感兹《蓼莪》诗。

况母红芳年,手提黄口儿。

独于霜雪际,回此阳春熙。

昔为断蓬根,今如芳兰枝。

母恩虽莫报,子职当何为。

愿将一寸草,化作倾阳葵。

上以承君宠,下以报母慈。

(0)

过崇安宿赤石水涩不下舟

两岸青山下建溪,笋舆轧轧坐鸡栖。

人间最是吴儿乐,一枕清风过浙西。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