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用前韵示诸同游》
《再用前韵示诸同游》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幽卧寒岩不记年,饱看山月听风泉。

舒忧正得琴三叠,玩意惟凭易一编。

误落尘中乖夙尚,却思洞里付真传。

封章倘幸天从欲,便解铜符谢絷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寒岩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首句“幽卧寒岩不记年”,以“幽卧”二字点明了隐士的生活环境——寒岩之中,远离尘嚣,仿佛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接着,“饱看山月听风泉”一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山月与风泉成为他日常的一部分,给予心灵以滋养。

“舒忧正得琴三叠,玩意惟凭易一编”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精神世界。通过弹琴和研读《周易》,他找到了释放内心忧愁的方式,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欣赏。这里,“琴三叠”和“易一编”分别代表了音乐和哲学,是隐士精神寄托的重要载体。

“误落尘中乖夙尚,却思洞里付真传”则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隐士认为自己被世俗所困,违背了早年的志向,渴望回到洞府,接受真正的教诲和传承,追求更加纯粹和自由的生活。

最后,“封章倘幸天从欲,便解铜符谢絷骞”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束缚、实现愿望的期待。通过上奏朝廷(“封章”),希望能够得到允许,解除官职(“解铜符”),回归自然(“谢絷骞”),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个人精神境界的探索。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竹里复过山斋叠韵

槿篱欹侧豆棚斜,认得空山独树家。

半亩湿云分竹色,一庭深绿养苔花。

就凉几席新丸药,过雨轩窗午焙茶。

准拟与君同结隐,三间老屋把茅遮。

(0)

薄倖

淡星窥户。更的皪、沈月飞露。

绕画阁、枝横草叠,付与海天空雾。

正断肠、听彻琼箫,珠帏玉镜何处记?

鸭鼎香温,鸳屏影颤,弹指春归欢去。

更迤逦、重阳近,依旧是、一年轻度。

几回看钩褪,朱帘纱落,碧棂都被西风误。

有嫦娥妒。到秋深梦冷,巫山十二云无路。

閒未了,还向花庭凝伫。

(0)

晓意示怀园读书诸子兼呈家在陆先生·其一

晨兴心骨清,涉趣不暇理。

橹声划晴窗,孤阁悬秋水。

湿翠招欲来,落影在书几。

故人忆园居,幽赏或同此。

(0)

先公有浮山诗因忆旧游敬步原韵.响雪廊

修廊云锦丽,涧水桃花香。

张公留遗踪,丹井依平冈。

寒泉激危石,响雪奔飞梁。

溪喧心愈静,炎蒸有余凉。

杳霭散云影,澄碧涵天光。

烟林互苍莽,幽邃安可量。

别来岁月遒,结想徒茫茫。

(0)

零陵舟中

九疑山接零陵近,深峒人家顶版猺。

无日炎蒸长似夏,有时岚瘴望如潮。

溪沿旧号愚犹昔,竹染残痕泪未销。

怪得白蘋洲畔客,几番回首自无聊。

(0)

步月忆友人

乘月步虚阶,宿酲犹未醒。

清光照幽怀,皎色争囧囧。

偶尔远俗缘,时复得佳境。

更忆会心人,踏乱梅花影。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