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翠阴阴欲变霞,水帘开处有人家。
生憎洞口菖蒲水,片片随流是落花。
山翠阴阴欲变霞,水帘开处有人家。
生憎洞口菖蒲水,片片随流是落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画卷。首句“山翠阴阴欲变霞”,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色在晨光中由深绿渐变为霞光的美妙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变幻无穷与和谐之美。次句“水帘开处有人家”,则将视线从山转向水,通过“水帘”这一生动意象,不仅描绘了水流如帘的动态美,也巧妙地引入了居住于此的人家,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和生活化。
后两句“生憎洞口菖蒲水,片片随流是落花”,进一步深化了诗意。诗人对洞口生长的菖蒲水产生了微妙的情感,似乎在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同时,通过“片片随流是落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流水带走了落花的自然现象,更寓意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增添了诗的哲理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人家及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十万义师齐放仗,天涯流落征南将。
将坛已废诗坛存,四海才人远相访。
萧山诗老七十翁,宦游岭南家浙东。
平生慷慨多大节,千金屡散称朱公。
广柳之车上方剑,君家义声世争艳。
不教壮士走越胡,更遣安昌落奸焰。
君今退作诗家豪,雄风飒爽生笺毫。
五言长城忽在眼,偏师欲往惭钤韬。
天南喜得忘年友,风雨满城过重九。
欲邀君赏东篱花,惜少柴桑白衣酒。
梅州于分野,上应牵牛星。
下有一丈夫,牵牛饮烟汀。
临溪织女居,三五光荧荧。
乘槎客过此,疑遇星精灵。
谁知老词客,牧犊春山青。
自唱宁戚歌,叩角呼儿听。
风尘方澒洞,极目天冥冥。
奇士天下无,且熟相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