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葫芦乾枯,小葫芦行酤。
一居金仙宅,一往黄公垆。
有此通大道,无此令人老。
不问恶与好,两葫芦俱倒。
大葫芦乾枯,小葫芦行酤。
一居金仙宅,一往黄公垆。
有此通大道,无此令人老。
不问恶与好,两葫芦俱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葫芦颂》。诗中以葫芦为象征,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大葫芦乾枯,小葫芦行酤"描绘了两种不同状态的葫芦,一个干枯,代表生命的衰老;一个小葫芦在流通,象征活力与世俗生活。"一居金仙宅,一往黄公垆"将葫芦与神仙和市井生活关联,暗示出人生的两种选择:超脱与入世。
"有此通大道,无此令人老"进一步阐述,拥有超脱的心境可以通向大道,而过于执着于世俗则会让人老去。"不问恶与好,两葫芦俱倒"表达出诗人对于善恶不辨的态度,认为无论好坏,过度追求都会导致生活的失衡。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通过葫芦的形象,引导读者思考生命、选择和平衡之道。黄庭坚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此诗亦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观门幽寂,来游亦夙缘。
林堪巢老鹤,坛可礼真仙。
秋晚寒生屋,雨深苔印砖。
旧藏多御赐,应识尚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