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与作霖避暑南园登江月台二首·其二》
《夜与作霖避暑南园登江月台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俯瞰江流万尺台,暑天长引好风来。

若为今夕如相避,怀抱何由一快哉。

(0)
注释
俯瞰:从高处向下看。
江流:江水的流动。
万尺台:极言高度,比喻高位或高处。
暑天:炎热的夏天。
好风:宜人的微风。
若为:假如,如果。
怀抱:心中的情感或思绪。
一快哉:得到片刻的舒畅。
翻译
从高处俯瞰江水,犹如站在千尺高台,炎热夏日常常引来凉爽的微风。
如果今晚的风儿故意避开,我心中的愁绪又怎能得到片刻的舒畅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避暑之乐的诗句,诗人以俯瞰万尺台为视角,捕捉到了夏日里清凉风景。"俯瞰江流万尺台"一句中,"俯瞰"表现了诗人从高处往下看的姿态,"万尺台"则是江畔高台的美称,通过这个设定,读者可以想象到那高耸入云的建筑与其眺望江流的壮观场景。

接下来,"暑天长引好风来"进一步渲染了夏日避暑的意境。"暑天"指的是炎热的季节,而"长引"则暗示了一种悠长而持久的动作,"好风"自然是清凉宜人的微风。这两句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有高台之高,又有风之凉爽的意境。

第三句"若为今夕如相避"则转换了视角,从描写景致转向表达个人情感。诗人设想与某人共同避暑的情形,"如相避"四字中蕴含着一份温馨和期盼。

最后,"怀抱何由一快哉"则是对上述情境的一种释放与享受。"怀抱"二字可能暗指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喜悦,而" 何由一快哉"则是一种感慨与叹息,表达了在这样的避暑之地与所爱之人共度良宵的快乐无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夏日避暑时光中的闲适与浪漫。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乾隆80万寿联

福由天纵超千圣;年越古稀又十春。

(0)

挽张百熙联

环海失通才,惟公道德文章,上下五洲诸大杰;

衡湘钟间气,与昔罗胡曾左,后先昭代两中兴。

(0)

再和五首·其三

春深西子尽红妆,淡扫蛾眉一夜霜。

却笑五湖游舫至,重施铅粉待仙郎。

(0)

兵要望江南·其三十四占鸟第二十二

城营内,蓦地降鸳鸯。

必有奸人生户内,不然朋友害忠良,自卫己身强。

(0)

简少华山人

上林探石髓,误斸苍龙耳。

入海登玄龟,折彼珊瑚枝。

苍龙不醒夜流血,破玉山前飘绛雪。

绀珠入手郁嵯峨,移种瑶圃生微波。

少年公子天都客,肮脏风尘髯似戟。

朝从青海泛青槎,暮宿商山餐紫霞。

枕中鸿秘琳琅篆,丹砂白石成九转。

山经水谱那得知,赤龙鞭日回夕曦。

回首天渊路未极,返君初服瑶池侧。

(0)

天竺纪游

七年不向此山行,衰草连天去路生。

绝壁惟馀危塔影,怪松时作怒涛声。

溪深虎渡风初急,洞黑龙归雨未晴。

犹有当时遗衲在,白云楼下话茶铛。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