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篇书说向谁,武侯之后独公奇。
许瓢却大尧天小,严濑应高汉座卑。
夙世已偿霖雨债,我身今结水云知。
何人桂树中间隐,莫作南阳一睡骊。
指点篇书说向谁,武侯之后独公奇。
许瓢却大尧天小,严濑应高汉座卑。
夙世已偿霖雨债,我身今结水云知。
何人桂树中间隐,莫作南阳一睡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寄桂隐》,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自我精神世界的追求。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与情感。
"指点篇书说向谁,武侯之后独公奇。" 这两句开头即展现了诗人的学养和对古人智慧的尊崇。在这里,诗人通过提及“武侯”——即诸葛亮,表达了自己对于古代贤者的敬仰,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许瓢却大尧天小,严濑应高汉座卑。" 这两句诗人借用历史上的许由和严子陵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地位的看淡态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许瓢”指的是许由,他不以富贵为重;“尧天”则是远古圣君尧舜的时代,比喻理想中的纯洁与高尚;“严濑”即严子陵,东汉时隐逸之人,其山居被比作汉代庙堂,显示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追求。
"夙世已偿霖雨债,我身今结水云知。"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生命历程的一种反思和总结。“霖雨”象征着恩惠与滋润,诗人感叹自己早年所受之恩已经偿还,而现在的自己,则是在自然中寻找精神上的满足和宁静。
"何人桂树中间隐,莫作南阳一睡骊。"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表达。这里的“桂树”象征着高洁和清香,而“南阳”则是一个著名的隐逸之地。诗人似乎在询问,在这世间谁能像他一样选择隐居,享受那份宁静与淡泊。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心灵纯净的生活态度。
朱楼矫首隘八荒,绿酒一举累百觞。
洗我堆阜峥嵘之胸次,写为淋漓放纵之词章。
墨翻初若鬼神怒,字瘦忽作蛟螭僵。
宝刀出匣挥雪刃,大舸破浪驰风樯。
纸穷掷笔霹雳响,妇女惊走儿童藏。
往时草檄喻西域,飒飒声动中书堂。
一收朝迹忽十载,西掠三巴穷夜郎。
山川荒绝风俗异,赖有酒美犹能狂。
醉中自脱头上帻,绿发未许侵微霜。
人生得丧良细事,孰谓老大多悲伤。
云归雨亦止,鸦起窗既白。
秋宵未为永,不寐如岁隔。
平明亟下榻,亦未暇冠帻。
检校案上书,狼籍鼠啮迹。
食箪与果笾,攘取初不责。
侈然敢四出,乃至暴方册。
坐令汉箧亡,不减秦火厄。
向能畜一猫,狡穴讵弗获。
缄縢又荡然,追咎亦何益。
惰偷当自戒,鼠辈安足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