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泊仍吴会,凄凉但越吟。
乡遥悲去雁,春晚见来禽。
老病初携杖,良朋喜盍簪。
娄塘堤上柳,步屟定相寻。
飘泊仍吴会,凄凉但越吟。
乡遥悲去雁,春晚见来禽。
老病初携杖,良朋喜盍簪。
娄塘堤上柳,步屟定相寻。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宋琬所作的《寓侯记原秬园(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与凄凉之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自身的境遇,展现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期待。
首句“飘泊仍吴会”,诗人自言身处吴越之地,漂泊不定,暗示了生活的动荡不安。接着,“凄凉但越吟”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孤寂,只能以越地的诗歌来抒发情感。
“乡遥悲去雁”,诗人看到南飞的大雁,触发了思乡之情,大雁离去更增添了离别的悲凉。而“春晚见来禽”则描绘了春天将尽,候鸟归巢的场景,寓言着自己未能归乡的无奈。
“老病初携杖”,诗人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行走需仗助,生活更加艰难。然而,“良朋喜盍簪”又透露出一丝希望,即期待能与好友相聚,共度时光。
最后两句“娄塘堤上柳,步屟定相寻”,诗人想象自己在娄塘堤边漫步,期待与友人相约,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表达了对故乡和友情的深深眷恋。
谓云本无心,企望乃尔奇。
谓云果有心,百变端为谁。
岂怜此翁愁,一出怡悦之。
横截千嶂平,高擎一峰危。
银城突嵯峨,玉海浩渺瀰。
或为群龙矫,或作孤鹤飞。
卷舒闲有态,去来倏无时。
滃滃覆松顶,霭霭映水湄。
带雨过僧窗,和月傍钓矶。
岂惟困画工,吾诗固难追。
惟当与之盟,毕世相娱嬉。
忍饥固易耳,此友不可欺。
老病与世绝,屏迹三家村。
我居一何陋,举手屋可扪。
客至不能迎,坚坐度朝昏。
一窗修竹下,超然傲羲轩。
外物自变迁,内景常默存。
黄流不注海,浩浩朝昆崙。
妙道本自得,至言初不烦。
功成出绪馀,犹足康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