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散魂游骨已枯,荒坟速朽返虚无。
活人不去寻生计,只望堪舆指穴图。
气散魂游骨已枯,荒坟速朽返虚无。
活人不去寻生计,只望堪舆指穴图。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宋应星所作的《怜愚诗四十二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通过描述一个已经气散魂游、骨已枯萎的荒坟,以及对活人不思进取、只依赖堪舆术寻找富贵穴道的讽刺,表达了对人性愚昧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首句“气散魂游骨已枯”,形象地描绘了坟墓中逝者的状态,气散魂游象征着生命的消逝,骨已枯则直观地展现了死亡的最终结果。这种描述既是对个体生命终结的哀悼,也是对人生短暂、终将归于尘土的感慨。
接着,“荒坟速朽返虚无”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死亡的不可逆转性和坟墓的最终归宿——虚无。这里不仅是在描述物理上的腐朽,更是在探讨生命的终极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后两句“活人不去寻生计,只望堪舆指穴图”,则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人指出,活着的人们不积极寻求生活出路,却热衷于迷信活动,希望通过堪舆术找到富贵之地。这种行为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逃避和对于未知世界的盲目追求,也揭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懒惰、无知和对科学知识的缺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某些弊病,具有较强的警示意义和思想深度。它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社会风气的批评,体现了诗人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和思考。
松柏蔽广椒,薜萝翳幽户。
夜气澄深寥,烟光澹林莽。
謦咳偶一声,四山欲相语。
默思尘世容,变态亦何取。
晨眉方修蛾,夕步已猛虎。
我拙百无营,遁迹避钟鼓。
天高月正中,星斗稀可数。
屏息游太初,气象见上古。
陟降俨在庭,敢云不闻睹。
安得终日心,常如此有主。
徵车衮衮去如驰,我似盐车负难动。
三败欲洗曹沫羞,两刖未苏卞和痛。
骑驴旅食春几经,射虎短衣老可送。
况无王猛扪虱略,空怀贾谊厝薪恸。
佩玉知难利走趋,峨冠信易遭嘲讽。
同里谁人作狗监,居邻有客求羊仲。
一生端与藜藿亲,百年幸及鸡豚供。
稍喜粳稻庆稔丰,差免齑盐嗟屡空。
狼藉画眉私自怜,俜伶索枣娇可弄。
花时酒熟醉莫辞,梦里诗成醒能诵。
性如苦李得全真,心似寒苞难破冻。
行藏休就季主卜,富贵早醒春㜑梦。
君今半刺叹官间,行剩一障为时用。
幅巾容我频往来,新诗与子勤磨砻。
沧海忧虞未可论,名山事业知堪共。
他日傥结隐退庐,团茅愿傍秦人洞。
《黄海华司马屡促北上作此答之》【清·杨彝珍】徵车衮衮去如驰,我似盐车负难动。三败欲洗曹沫羞,两刖未苏卞和痛。骑驴旅食春几经,射虎短衣老可送。况无王猛扪虱略,空怀贾谊厝薪恸。佩玉知难利走趋,峨冠信易遭嘲讽。同里谁人作狗监,居邻有客求羊仲。一生端与藜藿亲,百年幸及鸡豚供。稍喜粳稻庆稔丰,差免齑盐嗟屡空。狼藉画眉私自怜,俜伶索枣娇可弄。花时酒熟醉莫辞,梦里诗成醒能诵。性如苦李得全真,心似寒苞难破冻。行藏休就季主卜,富贵早醒春㜑梦。君今半刺叹官间,行剩一障为时用。幅巾容我频往来,新诗与子勤磨砻。沧海忧虞未可论,名山事业知堪共。他日傥结隐退庐,团茅愿傍秦人洞。
https://shici.929r.com/shici/pVRpNjwv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