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易言》
《易言》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洪炉炽炭燎一毛,大鼎炊汤沃残雪。

疾影随形不觉至,千钧引缕不知绝。

未若同心言,一言和同解千结。

(0)
注释
洪炉:形容极大的火炉。
炽炭:炽热的炭火。
燎一毛:比喻火焰极热,连毛发都能瞬间烧焦。
大鼎:古代的大锅,象征烹饪大量事物。
炊汤:煮沸的水。
沃残雪:用水冲洗残余的雪,形象地表示热度融化冰雪。
疾影随形:快速的影子紧随其后,形容速度极快。
不觉至:不知不觉就到了。
千钧引缕:千钧的重量牵扯着细线,比喻力量极大而细致的操作。
不知绝:感觉不到线的断裂,表示力量持续不断。
同心言:志同道合的人说的话。
一言和同:一句话就能使大家意见一致。
解千结:解开许多复杂的问题或纷争。
翻译
大火炉中燃烧的炭火炽热,犹如燎过一根毛发,大锅中的热水沸腾,冲刷着残雪。
疾影紧随其后,悄然而至,千钧的重量牵引着丝线,却感觉不到断裂。
不如与志同道合的人交谈,一句贴心的话能化解千千心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温暖的画面,通过对炉火和炊汤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严寒之中寻得一丝温馨。"洪炉炽炭燎一毛,大鼎炊汤沃残雪"两句,生动地展示了炉火的旺盛与热汤的温润,烘托出一种冬日里的舒适感。

然而,在这宁静温馨的氛围中,诗人却表达了一种急切的心情。"疾影随形不觉至,千钧引缕不知绝"两句,用疾速行走的影子和不断拉长的丝线作为比喻,传递出一种迫切和连绵不断的情感。

最后,诗人通过"未若同心言,一言和同解千结"这两句,表达了与知己交流的重要性。即使是简单的一句话,也能让彼此之间的心结得以解开。这不仅体现了语言沟通的力量,更反映出诗人对于友情和理解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又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对人际交流的渴望,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寄题张希孟都阃隐居四首·其一石门精舍

石出江门蹲玉龙,白云横束括苍峰。

幽林坐啸无人见,祇听鸾音振万松。

(0)

题宜男便面寄朱铭甫二首·其一

宜男照耀后庭春,笑杂兰芽插鬓唇。

良夜绣帷传吉梦,双双抱送玉麒麟。

(0)

秋日寻城东诸山颇历深险得诗八首·其五

盘空石路草纤纤,白鹤仙人尚有岩。

松偃即披云作盖,瀑飞还挂水为帘。

采芝绮夏何须出,食蕨夷齐亦太廉。

种黍满田长酿酒,栖迟何叹岁年淹。

(0)

閒居四首·其一

太湖之石紫崔嵬,溪上茅斋对尔开。

指点庭心分泰华,依稀岩背宿风雷。

双飞鹊斗穿晴树,百转虫书印古苔。

明月不知吾懒散,夜深来照读书台。

(0)

幽居十二咏和鲁南·其五扫径

清心唯素月,满意祇苍苔。

落叶时相妒,那能不扫开。

(0)

赠别望之兼寄诸相知十首·其九

汶阳临大道,喜近赵东曹。

窜地传书数,他乡念我劳。

名高连泰岳,心远折江涛。

拟共观周礼,无因接誉髦。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