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只在鸥飞处,年年怕吟秋兴。
断浦沈云,空山挂雨,中有诗愁千顷。波声未定。
望舟尾拖凉,渡头笼暝。
正好登临,有人歌罢翠帘冷。
悠然魂堕故里,奈闲情未了,还被吹醒。
拜月虚檐,听蛩坏砌,谁复能怜娇俊。忧心耿耿。
寄桐叶芳题,冷枫新咏。莫遣秋声,树头喧夜永。
阑干只在鸥飞处,年年怕吟秋兴。
断浦沈云,空山挂雨,中有诗愁千顷。波声未定。
望舟尾拖凉,渡头笼暝。
正好登临,有人歌罢翠帘冷。
悠然魂堕故里,奈闲情未了,还被吹醒。
拜月虚檐,听蛩坏砌,谁复能怜娇俊。忧心耿耿。
寄桐叶芳题,冷枫新咏。莫遣秋声,树头喧夜永。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愁绪之情。"阑干只在鸥飞处,年年怕吟秋兴"一句,设定了季节和心境,阑干即是长廊,鸥鸟飞翔其上,诗人每到深秋,便不禁吟诵起秋天的诗篇,以寄托自己的忧愁。
接下来的几句“断浦沈云,空山挂雨,中有诗愁千顷。波声未定”描绘了一幅迷雾缭绕、山雨欲来的画面。"断浦"指的是河流的尽头处,"沈云"则是天边沉积的乌云,"空山挂雨"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淡远。而"中有诗愁千顷"一句,透露了诗人内心的深沉忧虑,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抒发。
"波声未定。望舟尾拖凉,渡头笼暝"这两句诗,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动静皆宜的意境。"波声未定"表达了水流不息的声音状态,而"望舟尾拖凉"则是诗人远眺之情,"渡头笼暝"则描绘了一种时间即将过去、光阴渐暗的氛围。
紧接着的“正好登临,有人歌罢翠帘冷”一句,诗人似乎找到了一个适宜的时刻来登临远眺,但却被某人的歌声打断,此情此景,不禁令诗人感到凉意浓浓。
"悠然魂堕故里,奈闲情未了,還被吹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无限眷恋,以及内心深处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悠然"二字,流露出一丝淡漠与超脱,但紧接着的"魂堕故里"则是深沉的情感寄托。
最后,“拜月虚檐,听蛩坏砌,谁复能怜娇俊。忧心耿耿”几句诗,诗人在夜晚对着清冷的月光,倾听蟋蟀的声音,这种声音仿佛在破旧的墙壁中回响,增加了一份凄凉与孤寂。而"谁复能怜娇俊"一问,更是将内心深处的忧愁与无奈,通过这份对美好事物的关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虑和对往昔美好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