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其四》
《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其四》全文
宋 / 周麟之   形式: 古风

城西连柂枫桥夜,城东接舳阊门下。

细听来往棹讴声,一一歌呼颂仁化。

尔知德政并龚黄,我慕风流到王谢。

会当临景赋新诗,写得吴中有声画。

(0)
注释
柂:舵,这里指船只。
枫桥:地名,位于今江苏苏州,以枫树著名。
阊门:苏州古城的重要城门。
棹讴:船夫的歌谣。
仁化:仁政教化,指良好的政治和道德风气。
龚黄:龚遂、黄霸,古代两位以德政闻名的地方官。
王谢:王导、谢安,东晋时期的名门望族。
会当:定会,表示决心。
临景:面对景色。
赋新诗:创作新的诗歌。
吴中:古称吴地,今江苏南部地区。
有声画:生动如画的声音。
翻译
夜晚在城西枫桥边,船只相连直到阊门下。
仔细聆听来往船夫的歌声,他们一一声声歌颂着仁政教化。
你可知这里的德政如同龚黄一般清明,我向往这里的风流直追王谢家族。
我定会在此处面对美景创作新诗,描绘出吴地动人的画卷。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苏州城夜晚的繁华景象,诗人通过城西枫桥和城东阊门的舟楫穿梭,传达出城市的活力与和谐。"细听来往棹讴声"一句,生动展现了船夫们在桨声中歌唱,歌颂仁政,体现了地方官员的良好治理。诗人将苏州守的德政与古代贤臣龚黄相提并论,表达了对清廉有为者的敬仰,并将目光投向了世家大族王谢般的风流雅致。最后,诗人许诺将来会在此情境下创作新的诗歌,以吴地风情入诗,使之成为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卷。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赞美了地方官的政绩和苏州的风土人情,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周麟之
朝代:宋   字:茂振   籍贯:泰州海陵   生辰:1118—1164

(1118—1164)泰州海陵人,一说江宁人,字茂振。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猜你喜欢

梁颢墓

四十登科五十亡,史书犹载秘书梁。

谁将鹤发欺公道,遂使龙头失故常。

世俗固应多信耳,子孙何得误传芳。

有灵地下还知此,独对泉台笑几场。

(0)

谒陵游九龙池八首·其三谷口闻鸡声

隐隐谷穷处,鸡犬如隔尘。

下窥见墙屋,知是五陵人。

(0)

愚乐庵为傅曰川太史乃尊赋·其二

静对苍山阅岁华,人间何地著生涯。

翻书忽到无言处,陋巷春风自一家。

(0)

新安洪生通今郑州守有约之少子乡进士远之弟而予兄汀州贰守克和之婿也来京师从人受春秋学日以成岁暮欲将往省于郑且南还入郡学以俟秋试其志可谓健矣道别之际赋诗赠之

綵衣遥向郑州城,书剑还为故国行。

官邸冬温先季子,京闱秋试待诸生。

匆匆立马辞乡丈,草草传觞愧馆甥。

但喜家声常不坠,一门难弟又难兄。

(0)

送克宽弟南还至茶庵独归·其二

赏心已负一年春,野寺从来别恨新。

酒尽沙头催上马,断堤新草独归人。

(0)

送蜀士赵显章赴渑池训导

薰风吹路铎声清,行李飘萧出帝城。

洛士自今沾化雨,川人从昔有文名。

崤函地接关河便,秦赵台危草树平。

黉舍有刑知尚在,好将蘋藻荐曹生。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