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巘崎岖长绿条,野人凭望晚萧萧。
拂崖停日倍秋露,积石临江生洞箫。
凤翅影连青嶂色,龙鳞吟动紫林飙。
山南帝子今何在,砂起雾来寒欲摇。
碧巘崎岖长绿条,野人凭望晚萧萧。
拂崖停日倍秋露,积石临江生洞箫。
凤翅影连青嶂色,龙鳞吟动紫林飙。
山南帝子今何在,砂起雾来寒欲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景色与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深邃而悠远的意境。
首句“碧巘崎岖长绿条”,描绘了山峰的峭拔与绿树的绵延,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接着,“野人凭望晚萧萧”一句,通过“野人”的视角,赋予了画面以生活气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拂崖停日倍秋露,积石临江生洞箫”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阳光、露珠、岩石、江水等自然元素赋予了生命,仿佛它们都在静静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这里,阳光似乎在岩石上停留,增加了秋露的分量;而岩石则在江边吹奏着洞箫,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凤翅影连青嶂色,龙鳞吟动紫林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神秘感。凤翅与龙鳞的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自然界的神奇与力量。同时,这些意象与周围的环境相呼应,形成了和谐统一的画面。
最后,“山南帝子今何在,砂起雾来寒欲摇”两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更深远的地方。这里,诗人或许在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山南的帝子,象征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如今却已无迹可寻,只有风沙与雾气在山间徘徊,预示着一种不可避免的衰败与变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历史和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
巨灵擘画境能宽,吟似追随亦可欢。
地有此山开宇宙,天留今日会衣冠。
石交可与论千载,岁晚相期共一寒。
山外黄尘深没马,澄潭聊复倚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