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无赖款郊扉,忽忽春还乐事微。
莫道身贫非是病,由来人瘦不知肥。
欢呼岂肯觞三爵,落魄谁如带十围。
富贵功名更谁是,且来同醉莫相违。
卜居无赖款郊扉,忽忽春还乐事微。
莫道身贫非是病,由来人瘦不知肥。
欢呼岂肯觞三爵,落魄谁如带十围。
富贵功名更谁是,且来同醉莫相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态度。首句“卜居无赖款郊扉”,透露出诗人选择居住在郊外,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接着,“忽忽春还乐事微”则表达了春天到来时,虽然自然景色美丽,但内心的快乐却显得微不足道,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琐碎与短暂快乐的感慨。
“莫道身贫非是病,由来人瘦不知肥。”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思考。他并不认为贫穷就是疾病的根源,也不以身体的消瘦为满足,而是强调精神的富足与内在的充实更为重要。这种超脱物质、重视精神境界的态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
“欢呼岂肯觞三爵,落魄谁如带十围。”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社交活动的看法。他不追求豪饮狂欢,也不羡慕那些外表看似成功的落魄者,而是更倾向于内心的平静与真实。这反映了诗人对真挚情感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富贵功名更谁是,且来同醉莫相违。”诗人通过对比富贵与功名,表达了对这些世俗追求的淡然态度。他邀请朋友一同享受生活,共享欢愉,强调了友情与共同体验的重要性,而非个人的成就与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洞察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风骨和审美情趣。
将军之居近白楼,将军之才冠帝州。
胸中自有兵百万,曾出将府舒国忧。
而今久作圜中客,可怜魏尚同幽囚。
一到囹圄八九月,手执周易诵不辍。
将军本是儒者流,于此可以观志节。
云鸟往时成八阵,韦编此地慕三绝。
每向忧中寻乐处,鲁史周文日讲说。
谈文论武拟虚舟,我识将军豪兴优。
身虽凝坐一室间,心在羲皇境上游。
嗟子真机久未开,狂惑速祸自天来。
还幸此日成良晤,彷佛乐趣散愁怀。
世上纷纷苦幽滞,困亨谁解昔人意。
几时各得归山林,毋忘尔我自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