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夜荧荧白,蘋风袅袅秋。
断霞斜照雨,冥雾湿依楼。
万国仍多难,浮生祗百忧。
沧江有渔笛,何事独悠悠。
湖夜荧荧白,蘋风袅袅秋。
断霞斜照雨,冥雾湿依楼。
万国仍多难,浮生祗百忧。
沧江有渔笛,何事独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湖面上的景色,以及诗人对时局和个人生活的感慨。首句“湖夜荧荧白”,以“荧荧”形容湖面在月光下的微光闪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蘋风袅袅秋”,则通过轻柔的蘋草随风摇曳,暗示秋季的来临,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态美。接下来,“断霞斜照雨,冥雾湿依楼”,描绘了夕阳余晖与细雨交织的景象,以及朦胧的雾气环绕着楼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意境。
“万国仍多难,浮生祗百忧”,这两句直接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体命运的忧虑,指出尽管世界纷扰不断,个人生活也充满了无尽的忧愁。最后,“沧江有渔笛,何事独悠悠”,诗人借渔人悠扬的笛声,反问自己为何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孤独,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明末社会动荡背景下文人士大夫内心的复杂情绪。
笠泽东头,翠竹渔庄,沧洲钓船。
看三江雪浪,烟波如画,一篷风月,随处留连。
巨□鲈鱼,团脐螃蟹,坐饮篷窗醉即眠。
蒹葭畔,□不收笭箵,意若忘筌。向来四海戈鋋。
好战舰都成赤壁烟。
笑痴儿航海,空寻蓬岛,渔郎失路,漫说桃源。
鸥社盟寒,歌声断续,烟水寥寥数百年。
玄真子,有家传旧曲,重扣吾舷。
旧家金谷园林,尽随海变桑田了。
一湾流水,一枝修竹,菟裘将老。
潇洒轩窗,波光隐映,笔床茶灶。
但溪无六逸,林无诸阮,谁相与,论怀抱。
不用沧洲洗耳,听风前、此君清啸。
黄金台上,尽教尘土,聘车争道。
鱼鸟情亲,渔樵邂逅,不时谈笑。
看古来行路难行,真个是闲居好。